DBJ50/T 272-2017 燃气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

附件大小:23.3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053-2017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272-2017
燃气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as distributed energy building
2017-11-29发布2018-01-01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DBJ50/T 272,DBJ50/T 272-2017,应用技术标准,燃气分布式能源建筑,DBJ50/T 272-2017 燃气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提高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水平及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力推动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工作,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建立安全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下简称“联供系统”),规范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以燃气为一次能源,发电机组单台容量小于或等于6MW且有冷热负荷需求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采用直接向用户供应冷、热、电能的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1.0.3联供系统宜采用并网的运行方式。
1.0.4联供系统应遵循电能自发自用、冷热电平衡、余热利用最大化的原则、系统的设备配置及运行模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0.5联供系统的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应大于70%,且发电设备最大利用小时数不应小于2000h,不宜小于3000h
1.0.6联供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燃气分布式能源联供系统gas-fire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布置在用户附近,以燃气为一次能源用于发电,并利用发电余热制冷、供热,同时向用户输送电能、热(冷)的能源供应系统。
2.0.2孤网运行operating in isolated mode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发电机组独立运行的方式。
2.0.3并网运行operating in grid parallel mode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发电机组与公共电网并列运行,不向公共电网输送电能的方式。
2.0.4上网运行operating in grid connected mode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发电机组与公共电网并列运行,可向公共电网输送电能的方式。
2.0.5能源站energy station
设置冷热电联供系统设备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区域或场所。
2.0.6发电机组generator set
由原动机、发电机、启动装置、控制装置等组成的发电设备。
2.0.7余热exhaust heat
原动机冷却水热能及原动机排烟热能。
2.0.8余热锅炉exhaust heat boiler
利用原动机的排烟热能,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2.0.9补燃型余热锅炉supplementary-fired exhaust heat boiler
除利用余热外,还带有燃烧器,可通过直接燃烧燃气产生蒸汽或热水的余热锅炉。
2.0.10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exhaust heat absorptionchillers(heater)
直接利用发电机组冷却水和排烟进行制冷、热的机组。可分为烟气型及烟气热水型冷(温)水机组。
2.0.11补燃型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supplementary-fired exhaust heat absorption chillers (heater)
除利用余热外,还带有燃烧器,可通过直接燃烧燃气制冷、热的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2.0.12主机间combustion equipment room
能源站中布置燃气燃烧设备的房间。
2.0.13一体化输配系统packaged pumpset system
泵组、软接、过滤器、止回阀、自动加药装置、软水器、控制系统等集成的输配系统。

3系统配置
3.1系统组成及运行方式
3.1.1燃气分布式能源联供系统(以下简称联供系统)由动力发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组成。联供工程包括联供系统、供配电系统、燃气供应系统、监控系统、调峰系统及辅助设施。
3.1.2当热负荷主要为空调制冷、供热负荷时,联供系统余热利用设备宜采用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当热负荷主要为蒸汽或热水负荷时,联供系统余热利用设备宜采用余热锅炉。
3.1.3当没有公共电网或公共电网接人困难,且联供系统所带电负荷比较稳定时,发电机组可采用孤网的运行方式,否则应采用并网运行方式。
3.1.4孤网运行的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自动跟踪用户的用电负荷。
3.1.5并网运行的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与公共电网自动同期。
3.1.6上网运行的联供系统,其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电力行业的相关标准。
3.1.7发电机组应在联供系统供应冷、热负荷时运行。供冷、供热系统应优先利用发电余热制冷、供热。技术经济条件合理时,宜增设蓄能设备。
3.1.8联供系统的组成形式、设备容量、工艺流程及运行方式应根据燃料供应条件和冷、热、电、气的价格,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2冷、热、电负荷
3.2.1对既有建筑进行联供系统设计时,应调查实际冷、热、电负荷数据,并应根据实测运行数据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3.2.2对新建建筑或不能获得实测运行数据的既有建筑进行联供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建筑设计负荷资料,参考相似建筑实测负荷数据进行估算,并应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3.2.3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时,应根据各项负荷的种类、性质以及蓄热(冷)容量分别逐时叠加。
3.2.4进行联供系统技术经济分析时,应根据逐时负荷曲线计算联供系统全年供冷量、供热量、供电量。
3.3设备配置
3.3.1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针对不同运行方式确定设备容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并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根据基本电负荷确定。单台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
2当采用孤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设计电负荷的峰值需求。
3.3.2余热利用设备应根据发电机组余热参数确定。温度高于120℃的烟气热量和温度高于75℃的冷却水热量应利用:温度低于75℃但高于65℃的冷却水热量宜利用。
3.3.3确定联供系统设备容量时,应计算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且应符合本标准第1.0.5条的规定。
3.3.4联供系统的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应按下式计算。

4能源站
4.1站址选择
4.1.1能源站宜靠近供电区域的主配电所及负荷中心,热(冷)负荷中心。
4.1.2能源站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能源站主机间应为丁类厂房,燃气增压间、调压间应为甲类厂房。
4.1.3能源站宜独立设置或室外布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贴邻民用建筑布置,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且应对建筑结构进行验算,并应设置抗震、隔振措施。
4.1.4当主机间受条件限制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应布置在建筑的地下一层、首层或屋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或等于0.75的燃气作燃料时,不得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2建筑物内地下室、半地下室及首层的主机间应靠外墙布置并设泄爆设施,且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3布置在建筑物地下一层或首层时,单台发电机组容量不应大于5MW;
4布置在建筑物屋顶时,单台发电机组容量不应大于2MW,且应对建筑结构进行验算,并应设置隔振措施;
5设置在屋顶上时,主机间距屋顶安全出口的间距应大于6.0m。
4.1.5能源站变配电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变配电室宜靠近发电机房及电负荷中心,宜远离燃气调压间、计量间;

2变配电室应方便进、出线及设备运输;
3变配电室不应设在厕所、浴室、爆炸危险场所的正下方或正上方;
4在高层或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变配电室应设置在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下方、正上方、贴邻或疏散出口的四周;
5室外布置的变配电设施不应设置在多尘、水雾、有腐蚀性气体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4.1.6能源站应合理布置噪声源,并应采取降噪、隔噪措施,噪声排放应符合周边环境的要求。
4.1.7冷却塔、风冷散热器和室外布置的能源站等,应与周围建筑布局、风格相协调。
4.2工艺布置
4.2.1能源站应设置主机间、辅机间、变配电室、控制室;燃气调压计量间、备品备件间等,并宜设置值班室及卫生间等生活设施。
4.2.2能源站宜设集中控制室,控制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室与主机间相邻时,相邻隔墙应为防火墙;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朝主机操作面方向开设的玻璃观察窗,应采用具有抗爆能力的固定窗;
2当控制室上方布置设备间时,控制室的顶板应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设备间楼面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3控制室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4.2.3能源站的布置应符合冷、热、电生产工艺流程,做到设备布置紧凑合理,节约用地。当室外布置时,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设备的要求对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设置防雨、防冻、防腐、防雷等设施。
4.2.4发电机组及冷、热供应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有设备安装、检修、运输的空间及场地;
2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0m;
3设备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操作和设备维修要求。主机间内设备的净距不宜小于1.2m。
4.2.5汽水系统应装设安全泄压设施。
4.2.6外表面温度高于50℃的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隔热。对不宜保温,且人可能接触的部位应设护栏或警示牌。站房内外表面易结露的设备及管道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rrrrrrr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