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89-2022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导则
附件大小:1.18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其他规范
分享会员:rrrrrrr
分享时间:2022-08-08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13.020.01
CCS Z 09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289-2022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导侧
2022-07-12发布2022-10-1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的总则、工程类别、工程设计、设计文件编制。
本文件适用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有规程
GB/T15781森林抚有规程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2020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141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GB/T28407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35822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GB/T38360裸落坡而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GB/T38509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GB/T39736国家公园设立规范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86是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5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CJ/T24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不境监测技术规范
H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叮T433饮用水水原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J624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
JGJ147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LYT1755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LYT2241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B/T35082水电工程陡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NW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TDT101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DT1036土地复是质量控制标准
SL/T800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
建标196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195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B41/T2112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数据库建设与空间制劉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专项规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提升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应能力的全面增强,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对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过程和活动。
3.2
生态修复
协助退化、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3.3
自然恢复
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使向有序的方向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的活动。一般为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过程。
3.4
保护保育
保护单一生物物种或者不同生物群落所依存的栖息地、生态系统,以及保护和维系栖息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域内)原住民文化与传统生活习惯,以达到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永续存在的活动。
3.5
生态流量
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生态功能、防止河道断流、避免河流水生态系统功能遭受无法恢复的被破坏的河道内最小流量。
4总则
4.1生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结合人工修复,以治理主要生态问题为轴线进行统筹规划,满足绩效目标考核的要求,使综合效益最大化,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体现针对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4.2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应以工程勘查资料为基本依据并参考收集到的与工程设计相关的资料,同时考虑工程施工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多种方案优化比选,优先选择技术先进适用、生态改善效果良好、工程管理经济方便、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案,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4.3依据拗查成果,按照国土空间管制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工程设计。
4.4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过程中拉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分区分类开展生态保护修复。
4.5根据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场地等不同的生态修复尺度、层级和限制性因素阅值,设定生态保护修复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定保护修复标准,提出分级分期的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实现目标定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