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256-2021 河南省海绵城市设计标准
附件大小:0.88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rrrrrrr
分享时间:2022-08-09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1总则
1.0.1为规范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使海绵城市建设做到技术光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含各类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的海绵城市设计。
1.0.3有特珠污染源的场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应专题论证。
1.0.4雨水入渗应确保不引起场地地质灾害、损害建(构)筑物、污染地下水及对卫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下列场所不得采用雨水人渗系统:
1可能造成坍塌、滑坡灾害的场所;
2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盐渍士等特珠土场地;
3对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
1.0.5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6海绵城市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河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与相关的风景园林、道路、建筑、给水、排水、防洪、水利等城镇建设相协调。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1.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1.3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海绵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表示。
2.1.4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1.5雨量径流系数volu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6下垫面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2.l.7下沉式绿地Sunken Greenland
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
2.1.8绿化屋面green roof
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覆士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绿化体系。
2.1.9透水铺装pervious pavement
由透水面层、基层、底基层等构成的地面铺装结构,能储存、渗透自身承接的降雨。
2.1.10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 measure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或排水层)构成。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
2.1.11雨水地constructed wetland
通过沉淀、过滤和湿地植物的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设计目标的海绵设施。
2.1.12植草沟grass swale
一种收集雨水、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排水并入渗雨水的植被型草沟。包括简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
2.1.13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
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
3基本规定
3.0.1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应在相关规划的指导下,落实并分解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污染控制率、雨水资源化利用率等规划控制指标,明确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内容。
3.0.2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应按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进行统筹协调,做到功能完善、空间集约、维护便捷、经济可行。
3.0.3海绵城市系统组合形式、各系统设施规模,应根据降雨量、汇流面、径流面、径流控制目标、环境卫生状况及利用水量和水质要求,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3.0.4海绵城市工程建设不应对土壤环境、植物的生长、地下含水层的水质、室内环境卫生等造成不良影响。
3.0.5海绵城市设施应采取确保公众安全、便于使用及维护的安全措施。
3.0.6回用雨水严禁进入生活饮用给水系统。
4设计参数及模拟计算
4.1设计参数
4.1.1降雨量应根据建设区域内或邻近地区雨量观两站20年以上降雨量资料确定,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降雨量应按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当缺乏资料时可按附录A执行。
4.1.2对于规模较小、雨水汇流时间短,以雨水入渗为主、雨水调蓄为辅铺的雨水利用工程,应以降雨强度作为雨水利用设施的设计标准,设计暴雨强度计算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执行。
4.1.3不同类型下垫面径流系数应依据实利数据确定,缺乏资料时可参照表4.1.3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