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132-2014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附件大小:9.7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编号DBJ41/T132—2014
备案号J12652—2014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oil displacement screw pile
2014-04-15发布2014-05-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T 132,DBJ41/T 132-2014,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DBJ41/T 132-2014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了保证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的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设计、施工及检验与验收,公路、铁路与港口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特点、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性能等因素,重视地方经验与条件,因地制宜,优化设计、节约资源,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1.0.4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和检验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soil displacement screw pile(简称SDS桩)
亦称为双向螺旋挤扩桩,是一种通过带有双向螺旋挤扩钻头的钻机钻挤成孔并压灌混凝土而形成的中等直径、圆柱形的挤土灌注桩。
2.1.2桩基pile foundation
由设置于岩土地层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桩基础。
2.1.3复合桩基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
由基桩和承台下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础。
2.1.4基桩foundation pile
桩基础中的单桩。
2.1.5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由部分天然地基经处理后得到的增强体和基础下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6复合基桩composite foundation pile
单桩及其对应面积的承台下地基土组成的复合承载基桩。
2.1.7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ltimat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承载力。
2.1.8极限侧阻力ultimate shaft resistance

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2.1.9极限端阻力ultimate tip resistance
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2.1.1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适用于标准贯入试验(SPT)击数N<60的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膨胀土、砂土、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等可压缩岩土地层,且不受地下水位的限制。对于厚层饱和软黏土、淤泥、淤泥质土和泥炭质土地层,应慎用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对于厚层不可压缩岩土地层不宜采用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3.1,2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可用于桩基和复合地基工程。
3.1.3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时,桩身可不配钢筋,其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应按本技术规程执行,复合地基的设计应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79中关于有黏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1.4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基础应按下列两类极限状态设计: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桩基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值。
3.1.5根据建筑物结构型式、功能特征、体型特点、规模大小、差异变形要求、场地地质条件与环境复杂程度,以及由于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程度,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基设计应根据表3.1.5分为三个设计等级3.2基本资料
3,2.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基设计和施工应具备以下基本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1)按极限状态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
2)对建筑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判断和结论;
3)地下水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抗浮设计水位;
4)地基土、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5)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
6)建筑场地类别和液化土层资料;
7)地基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及其他评价。

2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资料:
1)建筑场地现状,包括交通设施、高压架空线、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
2)相邻建筑物安全等级、基础型式及埋深;
3)附近具有类似地质条件场地的桩基设计和试桩资料;
4)周围建筑物的防振、防噪声要求。
3建筑物资料:
1)建筑物总平面图;
2)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使用条件;
3)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4)用于设备的基础应提供对桩基础的沉降、倾斜及水平位移要求。
4施工条件资料:
1)施工机械设备条件和动力要求;
2)施工工艺对地质条件的适用性;
3)水、电及有关建筑材料的供应条件;
4)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及现场施工条件。

4桩基计算
4.1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4.1.1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包括力矩与水平剪力)较小的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柱、墙、核心筒群桩中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2Ru1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