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201-2015 能量回弹法(Q值)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附件大小:7.89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llff11358
分享时间:2022-09-16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13(J)/T201-20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292-2016
能量回弹法(Q值)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ng of concrete strength by rebound method in energy (O value)
2015-12-15发布 2016-03-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统一规范使用能量式(Q值)回弹仪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对工程结构中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1遭受严重冻伤、化学侵蚀、火灾而导致表里质量不一致的混凝土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
2潮湿和特种工艺成型的混凝土:
3所处环境低于-4℃或高于40℃的混凝土。
1.0.3使用能量回弹法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应通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1.0.4使用该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泵送混凝土pumpming concrete
可通过泵压作用沿输送管道强制流动到目的地并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2测区test area
检测结构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最小检测单元。
2.1.3测点test point
测区内的一个回弹检测点。
2.1.4Q值O value
能量式(Q值)回弹仪在检测混凝土构件时,每弹击一次,在回弹仪上所记录的回弹数值。
2.1.5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conversion valu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est area
由测区的平均Q值通过测强曲线或测区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
2.1.6混凝土强度推定值estimation value of strength for concrete
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士强度值。
2.1.7预拌混凝土ready-mix concrete
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能量式(Q值)回弹仪
3.1技术要求
3.1.1能量式(Q值)回弹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计量校准证书,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标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等。
3.1.2能量式(2值)回弹仪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瞬间,回弹仪的标称冲击能量应为2.207J:
2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
3在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90士1。
3.1.3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一4~40)℃。
3.1.4回弹仪校准参数及校准记录格式见附录A。
3.2校准
3.2.1回弹仪校准周期不超过半年,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计量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1新回弹仪启用前:
2经保养后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3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3.2.2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率定试验应在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
2钢砧表面应干燥、清洁,并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3回弹值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
4率定试验应分四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应旋转90度,每个方向的回弹平均值均应为90±1。
3.2.3回弹仪率定试验所用的钢砧应每两年送计量校准机构进行校准,且满足下列要求:
1洛氏硬度HRC为60士2:
2重量为16.0kg,允许偏差为(+0.3~-0.1)kg。
4检测技术
4.1一般规定
4.1.1采用能量式(Q值)回弹仪检测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宜具有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构件名称、数量及混凝土类型与强度等级:
3水泥安定性:水泥品种: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4施工模板的种类、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与浇筑日期等: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6检测原因
4.12能量式(Q值)回弹仪在检测前后,均应在钢砧上做率定试验,并应符合本规程第3.1.3条的规定。
4.1.3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按单个构件或按批量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构件检测
1)每一结构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3)测区宜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混凝土浇筑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6)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7)对弹击时产生颜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采取稳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