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055-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附件大小:18.98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llff11358
分享时间:2022-10-09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055-2020
备案号:J11982-202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2020-12-29发布2021-05-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适应我省高烈度地漫区多、活动断裂分布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厚度黄土分布广、危险地段及不利地段多以及黄土分布区地震地质灾害频繁、中小型工程多等地区特点,更好地贯彻执行国标建筑抗提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行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2010(以下简称《高规》)的原则精神,结合我省场地特点、工程实践、设计经验及近年科学研究成果,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7度(0.10g、0.15g)、8度(020g、030g)、9度(0.40g)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等跨度钢屋盖结构、门式刚架钢结构、多低层砖砌体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
注:本规程“6度、7度、8度、9度”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的简称。
1.0.3我省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抗规》《高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砼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以下简称黄土规)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本规程条文系国家抗规》、《高规有关抗震条文的补充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全新世断裂(Q4)Holocene fault
距今1.0万年以来在地表或近地表发生过位移的活动断裂(舍隐伏活动断裂)。在本规程中等同于《抗规》中的“发震断裂”。
2.1.2晚更新世断裂(Q3)Late Pleistocene fault
距今1万年~12万年期间在地表或近地表发生过位移、断错的晚更新世地层或地质、地貌单元的活动断裂。
2.1.3第四纪早中期断裂(Q1~2)Early and middle Quatemary fault
断错早中更新世地层或地质、地貌单元,但被全新统至上更新统覆盖的断裂。
2.1.4隐伏活动断裂buried active fault
平原或盆地区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的,在地表没有醒目迹线的活动断裂。
2.1.5活动断裂避让带unsafe zone along active fault
指避开能够直接产生地表破裂的未来同震错动面或滑动面。确定避让带宽度的原则是有效避开活断裂同震错动对地面建筑物的直接破坏,诚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
2.1.6黄土地震滑坡seismic loess landslide
由于地震作用直接诱发的黄土滑坡。
2.1.7新黄土震陷seismic subsidence of new loess
在地震作用下新黄土(Q3,Q4黄土)结构遭受破坏而突然产生的附加残余变形。在宏观上表现为场地沉降、破碎、裂缝或者斜坡
的台阶式沉降。
2.1.8饱和新黄土地震液化seismic liquefaction of saturated new loess
饱和新黄土在地震作用下,动孔隙水压力因消散缓慢而上升,从而使有效应力降低,抗剪强度减小甚至丧失,最后饱和新黄土土层发生显著残余变形,在缓斜坡或者斜坡地区可能引发液化层上覆土体的侧向流滑或泥流。
2.1.9抗震性能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以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基准的结构抗震设计。
2.1.10一*级class1*
抗震构造措施满足特一级要求,其他抗震措施均同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抗震等级。
2.1.11少墙框架结构few wall frame structure
在框架结构的纵横向布置少量剪力墙、剪力墙间距不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要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剪力墙在罕遇地震下先行破坏,只在多遇地震下给结构提供一定刚度,满足多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变形限值要求者为少墙框架结构。该结构只用于丙类建筑。
2.1.12宽扁梁框架结构wide-flat beam frame structure
当框架结构中梁截面宽度大于梁高且大于垂直于梁轴方向的柱宽时,称为宽扁梁框架结构。
3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3.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目标
3.1.1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D50223-2008第3.0.1条的原则及各项规定确定。
3.1.2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中专、技校)的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3城乡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和乡镇卫生院诊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养老建筑中的老人用房、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房屋和儿童福利院房屋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4体育场馆(含高等院校、中小学风雨操场)、展览中心等可作为地震避险场所的公共建筑,图书馆、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5建筑面积超过5000m2或3层及以上商业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区别确定其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3.1.6县及县级以上城市防灾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7城镇长途电信和移动通信枢纽楼的主机房和天线支承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4场地、地基和基础
4.1场地
4.1.1建设场地应根据地震活动、地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性质及地形地貌等地震灾害影响因素,参考表4.1.1划分为抗震有利地段、一般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选择建设场地时,应根据工程的需要,优先选择有利地段,其次选择一般地段,避开危险地段;当场地位于不利地段时,应根据场地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的地震效应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
兰州市区、天水市区和庆阳市区黄土地震滑坡、新黄土震陷和饱和新黄土液化的评价参考图4.1.1-1~4.1.1-18(见附录E)。相应的场地划分,可根据设计考虑的超越概率下场地的地震灾害来划分。在设计考虑的超越概率下,斜坡稳定、具有轻微新黄土震陷或饱和新黄土液化时,场地为一般地段;斜坡较稳定、具有中等新黄土震陷或饱和新黄土液化时,场地为不利地段;斜坡不稳定、具有严重的新黄土震陷或饱和新黄土液化时,场地为危险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