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004.2-2014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声强法测量 第2部分:现场测量
附件大小:8.75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其他规范
分享会员:古德
分享时间:2022-10-13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前 言
GB/T 31004《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声强法测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实验室测量;
-第2部分∶现场测量;
-第3部分∶低频段的实验室测量。
本部分为GB/T3100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5186-2∶2003《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声强法测量 第2部分∶现场测量》。
本部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云南省设计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越喆、吴硕贤、蔡阳生、孙海涛、谭华、吕亚东、刘碧龙、李家泉。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声强法测量第2部分∶现场测量
1 范围1.1 概述
GB/T 31004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声强法现场测量墙、楼板、门、窗和小建筑构件隔声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存在侧向传声情况的现场测量,可以提供声功率数据以用于侧向传声的诊断分析,或者测量侧向隔声参数。
GB/T 31004.1 用于没有或者只有极小侧向传声的实验室测量。本部分可用于不满足GB/T 31004.1要求的实验室测量。GB/T 31004.3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低频测量。
本部分还描述了侧向传声对使用规定的方法进行隔声测量的影响,以及声强测量如何用于∶————某一建筑构件的隔声的现场测量与抑制侧向传声的实验室测量值(即∶GB/T19889.3)的对比;————判定各部分建筑构件的隔声贡献;
————测量一个或多个传声路径的侧向隔声量(以验证预测模型,如∶EN 12354-1)。
本方法给出的空气声隔声量数值与频率有关。这些数值可以根据GB/T50121—2005转换成单值量,对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性能进行评价。1.2 准确度
当分别测量单个小或大的建筑构件时,本方法的复现性和GB/T19889.10—2006和GB/T19889.4—2005一样,甚至优于这两者。
注1∶如果使用本部分规定的方法测得的隔声参数与用GB/T19889规定的传统混响室法的结果对比,应在两种方
法间引入一个修正项,以反映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偏差。该项在附录A中给出。
注2∶本部分的准确度及其与根据GB/T19889.3—2005以及GB/T19889.4—2005等方法测定的隔声参数的关系
在附录B中给出。
注3∶侧向传声在附录C中讨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73—2010 电声学 声校准器(IEC 60942∶2003,IDT)
GB/T17561—1998 声强测量仪 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IEC61043∶1993,IDT)
GB/T19889.3—2005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ISO140-3∶1995,IDT)
GB/T19889.4—2005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4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ISO140-4∶1998,IDT)
GB/T19889.10—2006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10部分∶小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ISO140-10∶1991,IDT)
ISO717-1∶1996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的隔音测定 第1部分∶空气声隔音(Acoustics—Rating
目 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1.1 概述 ………………………………………………………………………………………………… 1
1.2 准确度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测量设备 ………………………………………………………………………………………………… 6
4.1 概述 ………………………………………………………………………………………………… 6
4.2 校准 …………………………………………………………………………………………………… 6
5 测试安排 …………………………………………………………………………………………………… 6
5.1 选择声源室和接收室 ………………………………………………………………………………… 6
5.2 安装条件 ……………………………………………………………………………………………… 7
6 测试步骤 …………………………………………………………………………………………………… 7
6.1 概述 …………………………………………………………………………………………………… 7
6.2 声场的产生 …………………………………………………………………………………………… 7
6.3 声源室平均声压级的测量 …………………………………………………………………………… 7
6.4 接收室合适性的初步检测 …………………………………………………………………………… 7
6.5 接收室侧的平均声强级测量 ………………………………………………………………………… 7
6.6 多子面和多扬声器位置测量结果综合 …………………………………………………………… 10
6.7 背景噪声 ……………………………………………………………………………………………… 11
6.8 测量频率范围……………………………………………………………………………………… 11
6.9 测量的量值……………………………………………………………………………………………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修正项 K。…………………………………………………………………………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测量方法的准确度估计和偏差 ……………………………………………………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侧向传声的测量及其影响 ………………………………………………………… 17
参考文献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