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463-2020 再生水高效利用农田灌溉技术规范.pdf
附件大小:0.62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其他规范
分享会员:巧克力布丁
分享时间:2022-11-08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5.020.01
B05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463-2020
再生水高效利用农田灌溉技术规范
2020-08-12 发布
2020-08-17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衣业科学院农田灌概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向阳、胡超、吴文勇、崔二苹、崔丙健、刘源、高峰。
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水农田灌溉的术语和定义、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再生水农田灌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503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977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
CB/T20203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涿工程技术规范
G郑20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瓶用水水质
GB/T21303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GB22573灌溉水中氯米、1,2-二氯苯、1,4-二氯苯、硝基苯限量
CB22574灌溉水中甲米、二甲苯、异丙苯、苯酚和苯妝限量
G6/T3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550288灌涿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C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B/T50509灌区规划规范
H盯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订/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盯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Y/T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剥技术规范
SL368再生水水质标准
SL462衣田水利规划导则
SL/T769农田灌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水
3.2
农田灌溉
按照作物生长的需要,利用工程设施将水送到田间,满足作物用水需求。
3.3
再生水灌溉分区
根据再生水水质和水量、植物、气象、水文地质等基本资料,以安全利用为目的,对再生水灌区进行适宜性区域划分。
3.4
缓冲区
为防止再生水灌溉对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以及公众健康等产生彩响而设置的区域。
4工程规划
4.1规划原则与要求
4.1.1工程规划应符合区域水资源总量控制、节约用水和用水效率控制要求。
4.1.2水资源紧缺区域宜优先选用再生水作为灌溉水源。
4.1.3再生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士地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农田水利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
4.1.4应根据再生水水质、灌概士壤类型及作物种类等进行再生水灌概分区。
4.1.5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灌减建设项目,应根据GcB/T35580、SL/T769的规定开展水资源论证,
4.2灌溉水源
4.2.1应根据种植作物种类、士壤类型及灌概系统对水质的要求,在水质安全风险分析及水质适用性论证基础上,确定再生水灌溉水源。
4.2.2用于农田灌凝的再生水水质应符合GB20922、G322573、G阳22574、SL368和G55084的规定。
4.3灌新作物
4.3.1应根据再生水水质特点,按cB20922规定确定灌溉作物种类.
4.3.2再生水灌溉优先推荐的作物宜为棉花等纤维作物及工业原料类作物。
4.3.3再生水灌概推荐的作物宜为小麦、玉米等粮食类作物及饲料类作物。
4.3.4再生水灌概不推荐的作物为生食蔬菜及根茎类作物。
4.4水土资源分析
4.4.1灌凝工程所在区域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应按G/T50509规定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评价再生水灌溉可靠性及土壤适宜性。
4.4.3应根据区域现有水源和再生水可供水量、水质状况及灌概用水要求,合理配置水资源。
4.4.4应依据GB15618的规定评价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士壤质量,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规定的农用地土
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不应采用再生水灌溉。
4.4.5应按町610的规定分析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严禁再生水灌凝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4.4.6应按G/T50509的规定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并结合再生水灌概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灌溉规模及再生水用水量。
4.5灌溉工程布局
4.5.1应按GB/T50509、GB50288和SL462的规定,综合考虑再生水与其他水源供水量、供水工程等,对取水、调落、输配水、田间灌溉工程等进行统著规划布置。
4.5.2再生水灌溉取水工程应根据现有水利设施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再生水承泄区自流引水或提水方式建设相应的取水工程。
4.5.3灌季节再生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应根据再生水供水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再生水调蓄工程。
4.5.4再生水输记水工程应避免与饮用水管道交叉布置,并根据下列情形选择输配水方式:
4.5.4.1经过人口搁密区域的再生水输配水工程宜采用管道或暗酒输水方式:
4.5.4.2经过包气带渗透性较强的区域或水源保护区时宜采用管道输水:
4.5.4.3采用渠道输水时应根据包气带透水性采取适宜的防渗措施。
4.5.5再生水田间灌溉工程宜采用地面灌、滴灌等灌溉方式,人员稀少时或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可采用喷灌或微喷灌。
4.5.6再生水调蓄工程、渠道输配水工程周边应设置缓冲区,缓冲区半径应不小于150m
前言II
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再生水..2
3.2衣田灌溉...2
3.3再生水灌溉分区2
3.4缀冲区..2
4工程规划.…2
4.1规划原则与要求.…2
4.2灌溉水源....2
4.3灌溉作物....2
4.4水土资源分析2
4.5灌溉工程布局3
5工程设计3
5.1一般规定..3
5.2取水和调蓄工程3
5.3输配水工程3
5.4田间灌溉工程4
6运行管理4
6.1管理4
6.2监测4
6.3监测评价方法5
6.4警示标志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1
附录B(规范性附录)警示标志……………3
附录C(资料性附录)再生水农田灌溉技术明白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