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筑,第32卷,第4期,2015年4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Vol.32,No.4,Apr.2015 杭州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问题思考 ThinkabouttheProblemsofPlanningand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Hangzhou 杨刘毅,沈瑜,陈安迪,王建焕 YANG Liuyi,SHEN Yu,CHEN Andi,WANG Jianhuan (浙江农林大学建筑系,浙江杭州311300) 摘要:通过对杭州大学校园的调研和解读,从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对杭州大学校园建设进行反思,以期对未来的 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规划;建筑设计: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5)04-0008-04 进人21世纪以来,全国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大 下沙高教园区地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边,目前园 部分高校在面临用地资源紧张和教育规模扩大的背 区拥有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占 景下,纷纷选择重新规划校园、建设校区。
据初步统 地约1000hm~,是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
计,杭州目前已有滨江、下沙、小和山、紫金港等四大 1.1.2地域性规划及总体布局 高教园区。
已建成的杭州大学校园,其校园规划和建 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尊重自然地块并加以利用才能 筑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性,并在校园空 体现出校园的地域性。
三处高校在这方面各有特色。
间布局和场所精神形成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尝试。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处于郊 在调研的基础上,笔者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国 区,地段原因允许它可以划分出独立并且大块的城市 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以及下沙高教园区为例,对杭州大 土地用于校园建设,面大学城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 学校园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针对 市的发展容不下大面积的独立校园,因此它分散布置, 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供大家探讨。
将城市道路引人大学城,整个大学城和城市有机融合 1校园规划 (图1)。
紫金港校区位于湿地,地形平坦,设计者于是 保留了基地原有的水系,利用水系分割校园,建筑物环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随处可见的均质的建筑使 水而设,由南到北进行功能分区(图2)。
而象山校区则 得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城市中人 将建筑环山布置,将山作为校园的主题重点表现,又是 文气息最重的场所,其校园的规划该如何保留地域 一个尊重自然又利用自然的很好例子(图3)。
性特色和体现当地人文精神是校园设计的精髓。
1.1因地制宜的规划 中国职业 中国计量物 浙江财轻学院下沙校区 技术学院 1.1.1杭州高校自然区位 浙江经贸职杭州范大 东江工大学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溪湿地的边缘 下沙校区 业技术学校 学下沙校区 地带,东西校区总用地面积约为580hm²。
东区主要使 用人群为大学本科生,而西区目前尚未建成。
中国美 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校区 总用地面积约53.33hm²,是极富人文气息的山水校园。
图1下沙高教园区总平面 收稿日期:2014-12-11 作者简介:杨刘毅(1993一),男,浙江金华人,本科在读。
第4期 杨刘毅等:杭州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问题思考 度感受上,适宜的校园尺度有助于读书环境的营造。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由于学科较综合,学生基数过 大,使得校园面积过大,而道路设计得过宽,建筑分 布疏散,使得在无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若漫步校园, 使用者易感受到冷清且空旷(图4)。
下沙大学城由 于多所高校的驻人,各校分得有限的面积用于校园 建设,使得校园建筑过高且分布过于紧凑、均质,因 而整个大学城显得十分拥挤(图5)。
而象山校区 建筑高度适中,道路的尺度也参照人的尺度而设,校 园布局有疏有密,相比之下较为宜人,在校园尺度规 划方面可作借鉴(图6)。
图2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总平面 图4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建筑与道路关系 图5下沙大学城局部航拍图 1.3合理的功能布局 是否合理的校园布局直接影响使用者的日常生 D 活,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校园布局存在的两个问题:首 工工作地 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由于生活区、活动区和教学 图3中国美术学院总平面 区功能分布集中,学生上下课高峰期时校园人流量 较大,要求道路尺寸设置必须较宽,建筑分布较散, 1.2适宜的校园尺度 也因此校园整体氛围显得过于空旷。
笔者建议在规 人文气息的体现则更多地表现在校园的整体尺 划大面积校园时,相同功能如食堂、学生宿舍、教学
10 浙江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