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标准(T/CECSG:C10-01-2020) 7.6隧道施工组织 30 8交通安全设施 32 8.1一般规定... 32 8.2主动引导设施 32 8.3被动防护设施 33 8.4特殊路段安全设施 33 8.5原有安全设施的利用 34 9服务设施 ... 36 9.1一般规定 36 9.2规划选址.. 36 9.3 房屋建筑 38 9.4 暖通及电气 39 9.5环保设施 41 9.6景观绿化. 43 9.7智能化及服务提升 44 10公路景观 46 10.1一般规定 46 10.2路域景观 47 10.3路侧景观 47 10.4中央分隔带景观 50 10.5节点景观 51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
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标准(T/CECSG:C10-01-2020) 2术语 2.0.1绿色公路greenhighway 在公路建设全过程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 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运输服务品质提升,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 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2.0.2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 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
主要 包括下列区域: 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 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 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 润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2.0.3公路服务设施highway service facilities 公路沿线设置的,主要为车辆和驾乘人员提供停车、如厕、休憩等服务的设施,包括服 务区、停车区、服务站、停车点、观景台等。
2.0.4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5再生水reclaimedwater 污、废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且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7路域景观landscape alonghighway 公路用地界至公路使用者视域范围内形成的带状景观风貌。
-2-
总体设计 3总体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公路总体设计应科学论证技术标准,合理确定建设方案及规模,系统把握各专 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3.1.2公路技术标准应根据公路在路网中的作用,考虑交通量、建设条件、安全、环境 及资源承载力等因素论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公路项目,可根据技术等级、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分段选取不同的设计速度;改 扩建公路项目,对于原设计指标偏低的路段,可单独选取设计速度。
2应对设计速度变化路段、技术指标突变路段、爬坡车道和超高设置路段等进行运 行速度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改善技术指标或采取交通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
3.车道数和车道宽度应根据公路技术等级、设计交通量、地形地质条件、服务功能和 服务水平等综合确定。
4路基横断面宜结合沿线地表横坡、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重点设计。
条文说明 公路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公路技术等级、设计速度、运行速度、车道数、路基横断面布置 等方面。
1.设计速度是指确定公路设计指标并使其相互协调的基准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在特定路段上车辆实际行驶的速度,一般采用行驶速度累计分布曲 线上对应于85%分位值的速度。
设计速度对特定路段而言是一固定值,但实际的行驶速 度总是随公路线形、车辆动力性能及驾驶员特性等各种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条件允许时, 驾驶员总具有采用较高车速行驶的倾向。
因此,为使车辆行驶顺畅、安全,需进行运行速 度检验,以保证相邻路段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3特殊项目可以根据季节交通量或高峰交通量,分段、分方向确定车道数;需要灵活 布置路基横断面与选择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合理降低路堤高度和路暂深度,减少对沿线生 态环境的影响,使公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4自然地表横坡较缓时,一般采用整体式横断面;地表横坡陡、地形起伏大、工程地 质复杂时,四车道及四车道以上公路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分离式横断面。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