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200 J3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617-2005 代替GB/T5617-198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 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depth of hardening after induction or flame hardening of steel (ISO3754:1976 NEQ) 2005-07-21发布 200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617-2005 前言 本标准与ISO3754:1976《钢火焰淬火或感应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一致性程度为非 等效. 本标准根据ISO3754:1976重新起草. 本标准是对GB/T5617一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修订. 根据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号规则》的要求,本标准在结 构、编排格式、文字表述作了相应修改.如: 一封面上添加了采用国际标准的代号及采用程度; 一增加了前言; 一将不应在“范围”、“术语和定义”中出现的内容调整到“一般规定”中; 一将“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改为“范围”,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英文词条”; —对部分条款作了文字性修改. 鉴于在贯彻执行GB/T5617一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实践 中,许多企业运用校核法.该方法不仅简便、实用,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硬化层深度测定的准确性,为此 这次修订增加了有关校核的条款.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余顺、董惠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5617-1985. GB/T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 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制零件经过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DS)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大于0.3mm的零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30.1一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 尺)(ISO6508-1:1999 MOD) GB/T4340.1一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