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425-2015 通信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导则.pdf

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484.1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Z 71 ICS 13.030.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25-2015 通信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Guide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design for munication products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42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联想(北京) 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南 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伟祥、蒋京鑫、申许民、陶宏芝、龚志刚、方行、王敏、吴慧、李蕾、沈小娟。

GB/T32425-2015 引言 产品设计对产品的环境性能有重要影响。

如果在产品开发阶段能够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便能改善 该产品的环境绩效。

环境意识设计力求使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最小化以及产品废弃后循环利用最大化。

它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在保持产品功能质量的同时,通过设计使产品环境性能最优化,为制造商、消 费者和社会整体提供一个真正节能减排的机会。

通过开展通信产品环境意识设计标准化工作,通信产 品制造企业可逐步树立生态设计意识,建立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的有效管理机制,为实现通信领域节能 减排的全面推进打下基础。

GB/T32425-2015 通信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1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通信产品环境意识设计的基本考虑、设计要求和设计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一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30963通信终端产品绿色包装规范 YD/T1644.1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 程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 3术语和定义 GB/T24001-2004、GB/T24040-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命周期lifecycle 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GB/T 24040-2008,定义3.1] 3.2 生命周期考虑lifecyclethinking 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相关环境因素。

3.3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GB/T24001-2004,定义3.6] 3.4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GB/T 24001-2004,定义3.7] 4基本考虑 4.1生命周期考虑 环境意识设计应基于生命周期考虑(LCT),即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考虑该产品在生命周期 1
GB/T 32425-2015 环节中重要的环境因素。

生命周期考虑的关键要素有: 一有一个该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目标; 一定义、限定、量化(如果可行)该产品对环境方面有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 权衡生命周期环节和环境影响。

上述过程应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尽早开始考虑,以便有更多机会提高该产品在生命周期中整体环 境性能。

4.2法规和需求分析 环境意识设计在法规和相关方要求的边界内执行。

相关方的要求应定期审查以便承担环境意识设 计的组织或部门理解相关的变化。

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可能包括: -国家和国际法规约束; -技术标准和自愿协议; 市场或客户需要、趋势和期望; 一社会和投资者期望,如技术提升。

4.3考虑产品对通信网的整体影响 环境意识设计应考虑产品在构成并参与运营通信网过程中对其他网络节点的影响。

4.4融入公司管理系统 环境意识设计和它的产品负面影响最小化的目标应反映在组织的政策和策略中。

如果一个组织拥 有包含产品设计和开发功能的管理系统,环境意识设计过程应该作为其完整文档系统的一部分。

环境考虑是一个组织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一个要素。

与组织管理系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