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3.040.2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634-2016 代替YD/T1634-2007 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s (ITU-TG.959.1:2012 IDT)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1634-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符号和缩略语 4 5光接口分类 5 6横向兼容性 13 7参数定义 14 8参数值 23 9光安全考虑 40 10功率管理 4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在多通路IDI中评估单通路特性的方法A的配置4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在多通路IDI中评估单通路特性的方法B的参考光带通滤波器和参考接收机特 性 4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具有3R再生功能的单通路用户接口44 附录D(资料性附录)OTN通用参考点 45 附录E(资料性附录)IrDI和IaDI中参考点应用的分类46 附录F(资料性附录)管理信号实现47 附录G(资料性附录)支持高阶支路光信号的命名方式 48 附录H(资料性附录)光支路信号RZ40G的应用 49 附录I(资料性附录)电色散补偿的应用51 I YD/T163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1634-2007《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与YD/T1634-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术语和定义中引入了光支路信号NRZ25G(见3.1.5 2007年版3.1.5); —增加FWHM和OTL的缩略语(见4 2007年版4); —增加多通路域间接口的局内、短距和长距应用分类(见5.4); 一将“最大中心频率偏移”修改为“最大频谱偏移”(见7、8章和附录H 2007年版7、8章和附录 H); 一将“最大色度色散”修改为“波长范围上限最大色度色散”和“波长范围下限最大色度色散” (见7、8章、附录H和附录I 2007年版7、8章附录H和附录I); —增加最大频谱偏移(见7.2.2.5); 一增加NRZ光发送信号眼图非比率模板和NRZ发送信号眼图比率模板(见7.2.2.14); —增加波长范围内最大色度色散(见7.2.3.3); 一增加多通路域间接口的物理层参数(见8.1); ——增加单通路域间接口的物理层参数(见8.2); 一支持高阶支路信号的命名方式中增加了NRZ25G和NRZ100...
推荐内容/By 图集吧
- YD/T 2563.2-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pdf
- YD/T 2562.2-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层三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空闲模式下的UE过程.pdf
- YD/T 3622-2019 低功耗短距离可见光通信技术要求.pdf
- YD/T 3599-2019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互通测试方法.pdf
- YD/T 2149.6-2011 光传送网(O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6部分:基于XML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pdf
- YD/T 1990-2019 光传送网(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pdf
- YD/T 2563.5-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pdf
- YD/T 2563.4-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pdf
- YD/T 2563.3-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pdf
- YD/T 2563.1-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概述.pdf
- YD/T 2560.3-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pdf
- YD/T 2560.1-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1部分:概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