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5545-2022 猕猴桃果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Helotiales,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3.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65.020.20 CCS B 16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545—2022 猕猴桃果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eofabraea actinidiae 2022-07-07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SN/T554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莹、罗加凤、刘鹏、胡佳续、廖芳、焦彬彬、滕少娜、邵宝林、张裕君、贺艳. I SN/T5545-2022 猕猴桃果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果腐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猕猴桃果腐病菌相关寄主中猕猴桃果腐病菌的检疫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信息 中文名:猕猴桃果腐病菌 学名:Neofabraea actinidiae 无性态:Cryptosporiopsis actinidiae 英文名:Fruit rots of kiwifruit 分类地位:猕猴桃果腐病菌属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ycota)、盘菌亚门(Pezizomycoti na)、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柔膜菌目(Helotiales)、皮盘菌科(Dermataceae)、明孢盘菌属(Neofab- raea). 传播途径:由带菌果实及枝条进行远距离传播. 猕猴桃果腐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和附录B. 5方法原理 以病原菌的危害症状、分离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IT序列特征作为猕猴桃果腐病菌的检疫鉴定 依据. 6检测流程 猕猴桃果腐病菌检测流程见图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