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519-2021 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原子,航天,航空航天,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2.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49.020 CCS V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19—2021 航天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atomic oxygen protection of spacecraf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1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山东新诺新材料有限公 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涛、姜海富、蔡震波、刘国青、姜利祥、曲少杰、郑慧奇、焦子龙、唐振宇、 刘向鹏、翟睿琼吴显鹏、郑文霞、许冬彦. GB/T40519—2021 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流程和工作说明. 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原子氧氧化剥蚀效应的防护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2452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24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子氧效应atomic oxygen effect 在原子氧环境中,材料和结构性能的变化. 3.2 原子氧入射攻角atomic oxygen incidence angle 原子氧入射方向与结构物体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3.3 迎风面windward side 空间残余大气入射方向与表面法线之间夹角介于士90°之间的表面. 4一般设计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全面性原则 原子氧防护设计应全面覆盖航天器对原子氧环境敏感的外露产品及所属材料,材料应在寿命期内 满足轨道原子氧剥蚀及电学、力学、光学、热学等功能要求. 4.1.2分层级原则 航天器研制全过程中,应从系统、分系统/设备(如太阳电池阵、热控组件等)、材料三个层级开展原 子氧防护设计. 4.1.3经济性原则 原子氧防护设计应考虑经济成本,避免过度设计,降低防护成本.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