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031. 6-2012 代替SN/T1031.6-2001 出口粗氧化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铁含量的测定 Chemical analysis of crude antimony trioxide for export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lead and iron contents 2012-05-07发布 2012-11-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 出曰粗氧化锑华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铁含盘的测定 SN/T1031.6--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总编室:(010) 网址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9千字 2012年10月第一版2012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600 黄 书号:-23985定价14.00元
SN/T1031.6-2012 前言 SN/T1031《出口粗氧化锑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总锑量的测定; 第3部分:三氧化二锑含量的测定; 第4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第5部分:硒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铅、铁含量的测定; 一第7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SN/T1031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SN/T1031.6一2001《出口粗氧化锑化学分析方法铅、铁含量的测定》。
本部分与SN/T1031.6~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前言部分的说明; 修改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第5章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说明; 一将第6章拆分为“第6章试样的制备”和“第7章分析步骤”; 修改了“第7章分析步骤”的内容:统一了称样量,增加对操作的描述和对样品溶液稀释的 描述; 一修改结果计算式。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卢振国、阮勇防、罗宇梅、何颖贤、钟志光、李石伦、陈佩玲。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 1031.6-2001。
SN/T1031.6-2012 出口粗氧化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铁含量的测定 警告:使用SN/T1031的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部分并未指出可 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声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出口粗氧化锑中铅、铁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铅:0.005%~1%(质量分数), 铁:0.002%~0.5%(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1187-200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和硝酸溶解,蒸干,加氢溴酸挥发除去大部分锑后,在稀盐酸介质中,于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波长283.3nm、248.3nm处,分别测量铅、铁的吸光度,从相应的工作曲线上求得其浓度进而计算 其含量。
粗氧化锑中的其他杂质均不干扰测定。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4.1 盐酸(p:1.19g/mL)。
4.2 硝酸(p:1.42g/mI)。
4.3 氢溴酸(p:1.48g/mL)。
4.4 盐酸(1+1)。
4.5 硝酸(1+1)。
4.6铅标准储存液(1000μg/mL):称取1.0000g纯铅,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20mL硝 酸(4.5),盖上表面Ⅲ,加热溶解至清亮,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
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 释至刻度,摇匀。
酸(4.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8铁标准储存液(1000μg/mL):称取1.0000g纯铁,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20mL硝 酸(4.5),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至清亮,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
移人10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 1
SN/T1031.6--2012 释至刻度,摇匀。
4.9铁标准溶液(100μg/mL):移取10.00ml铁标准储存液(4.8)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人5mL盐 酸(4.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