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0909-2000 出口苎麻球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of ramie top for export 2000-06-22发布 2000-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发布
SN/T0909-2000 前言 本标准是对原专业标准ZBW31002一1987《出口芒麻球检验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原标准比较无 大的技术路线改变,仅在标准格式上按照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 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ZBW31002一1987。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念祖、朱金龙。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0909--2000 出口苎麻球检验规程 代替ZBW31002-1987 Rulesfor the inspection oframie topfor expor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苎麻球的取样及纤维支数、长度、断裂强力、麻条单位质量不匀率、并丝、麻粒以 及回潮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苎麻球的检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291.3-1997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 GB/T5707一1985纺织名词术语(麻部分) GB6529一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芒麻球ramie top 苎麻精干麻经梳理,精梳,针梳,卷绕而成球状的苎麻条。
3.2纤维平均长度average fiberlength 纤维长度分布中,以纤维的重量加权得出的平均长度。
3.3短纤维率short fiber content 短纤维界定长度40mm及以下纤维对纤维总量的百分率。
3.4麻条单位质量weightlinearmeter 麻条单位长度质量,以克/米(g/m)表示。
3.5麻条单位质量不匀率weightlinearmeterunevenness 麻条粗细不匀程度的指标,以1m麻条的质量不匀率表示。
3.6并丝sticky fiber 未梳开的苎麻纤维。
3.7麻粒nep 麻纤维扭结成的粒状疵点。
4抽样 4.1抽样数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0-06-22批准 2000-11-01实施 1
SN/T 0909-2000 抽样以批为单位。
每批按报验数量随机从麻垛的上、中、下层及四周抽取,抽取数量按下列规定: 50件及以下,抽取3件; 51~400件,每增加50件,增抽1件(不足50件按50件计); 401件以上,每增加100件,增抽1件(不足100件按100件计)。
4.2仪器及工具 4.2.1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4.2.2剪刀、米尺、塑料袋。
4.2.3YG114型条粗测长仪。
4.3抽样方法 将外表完好的麻包,解开麻绳,用剪刀拆开包皮布,从麻包内随机抽取麻球1只,抽取下列样品: 4.3.1品质样品 将麻条的头端纤维用手扯除1m,而后抽取8m~10m长麻条1根,注明样品标记、批号、包号,装 入塑料袋待用。
4.3.2回潮率样品 抽取品质样品后,立即在麻球内圈随机抽取样品不少于50g,迅速装入密封塑料袋,注明样品标记、 批包号。
4.4样品处理 4.4.1品质样品 4.4.1.1麻条单位质量试样不论数量大小,均抽取试样10根。
将每只品质样品放在检验台上,从样品 头端或尾端剪去1m左右后,将麻条引出,穿过条粗测长仪的导纱钩,引入压辊与测长轮之间,开启电 源,调整试样初始位置,将长度预置拨盘的数字调至1m,撤下试验按钮即可得到1根完整的1m试样, 再剪去1m试样尾端。
重复上述测试程序,得到10个试样为止。
4.4.1.2将剩余样品,用手扯法扯去一端约30cm,而后依次平铺在检验台上,将每段麻条纵向分成两 部分,丢弃一份,保留一份。
如此反复分留,直至保留部分合并为20g~30g为止。
混合均匀,留作纤维 细度、强力、长度、并丝、麻粒试样。
分取混合样按下列规定: a)100件及以下,1份; b)101件以上,2份。
4.4.1.3将混合样平铺在检验台上,随机纵向分取纤维细度、长度、强力试样各2g,并丝、麻粒试样各 4g,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