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647.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匿名数字签名 第1部分:总则.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数字签名,通信,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23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47.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匿名数字签名 第1部分:总则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Anonymous digital signatures- Part 1:General (ISO/IEC20008-1:2013 MOD) 2020-04-28没布 2020-11-01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47.1-2020 目 次 前言 引言 N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 7 5群组公钥和多公钥的选择 7 6总体要求 10 7采用群组公钥的机制11 7.1一般模型 .11 7.2实体 11 7.3密钥生成过程 .12 7.4群组签名过程 13 7.5群组签名验证过程 .13 7.6群组成员打开过程 .13 7.7群组签名连接过程 .14 7.8群组签名撒销过程14 8采用多公钥的机制 17 8.1一般模型 17 8.2实体 17 8.3密钥产生过程 .17 8.4环签名过程 .17 8.5环签名验证过程 17 参考文献 18 I GB/T38647.1-2020 前言 GB/T38647《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匿名数字签名》拟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采用群组公钥的机制. 本部分为GB/T3864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EC20008-1:201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匿名数字签名 第1部分:总则》. 本部分与ISO/EC20008-1:2013相比结构上有调整,增加了第2章,其他条编号依次修改. 本部分与ISO/1EC20008-1:2013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 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具体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删除了缩略语“DAA”和“TPM” 与我国技术水平相适应(见ISO/IEC20008-1:2013的第3 章); 一第6章第4段段尾增加了不同类型的数字签名技术所支撑的不同类型的实体鉴别机制,并给 出了规范这些实体鉴别机制的国家标准(见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关村无线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国 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天津市电子机电产品检 测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天津市无线电监测站、工业和信息化部宽带无线 IP标准工作组.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志强、李琴、黄振海、颜湘、曹军、刘科伟、赵晓荣、张国强、李志勇、李冬、陶洪波、 刘景莉、赵旭东、李冰、许玉娜、傅强、龙昭华、彭潇、熊克琦、铁满霞、方华、林德欣、黄奎刚、于光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