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274-2015 电子管极间电容测试方法.pdf

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6
文档大小:1.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31.100 L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274-2015 代替GB/T7274-1987 电子管极间电容测试方法 Methodsforthemeasurementofdirectinter-electrodecapacitances of electronictubesandvalves 2015-09-11发布 201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727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7274-1987《电子管极间电容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7274-1987《电子管极间电容测试方法》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 一对原来规定的两种测试方法确定了一个仲裁方法; 一删除了未给出定义的"标准管座”"商用管座”“标准屏蔽罩”等专用术语(见1987年版的2.6.1、 2.6.2和 2.7); 删除定义中与GB/T4597中重复的术语和定义(见1987年版的第1章);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采用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编号和名称; 增加测试微波电子管极间电容时的要求(见4.12); 在测试程序一章,增加"测试装置”,并在该条中提出了对测试装置的计量要求(见5.1.2.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真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7)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营第七七六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英、林渝。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7274-1987。

GB/T 7274-2015 电子管极间电容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管极间电容测试用电桥法和分压法。

电桥法适用于电子管极间电容范围在0.0001pF~4000pF的测试。

仲裁的测量方法为电桥法。

本标准适用于空间电荷控制管、阴极射线管、充气管、真空光电管和微波电子管极间电容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87一2013收讯放大管机械尺寸 GB/T2421.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4597电子管词汇 3术语和定义 GB/T45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耦合电容coupling capacitance 在复合管和李生管中,当其他元件及电极接参考地时,一个电极组中的一个电极同另一个电极组中 一个电极间的电容。

4一般要求 4.1极间电容的测试,应在GB/T2421.1一2008中5.3规定的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4.2极间电容的测试相对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试小于0.001pF电容时,测试相对误差:一20%~20%; b)测试0.001pF~0.1pF电容时,测试相对误差:-10%~10%; c)测试大于0.1pF电容时,测试相对误差:一5%~5%。

4.3除非另有规定,极间电容应在电子管各电极除测试电容所需要的电压外,不加任何其他电压的情 况下进行测试。

4.4所规定的极间电容应直接测试,不应采用两个以上的独立电容组合测试求得。

测试时,除被测电 容两极之外的其他电极均接到参考地点,且参考地点不应与电路应用中的接地相混淆。

4.5类型的电子管测试极间电容时,如果电极或热丝有几个引出线,则管座上相应引出线应连在 一起。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件内连时,应视作一个元件。

例如:栅极与阴极内连,应视作阴极。

4.6测试电子管极间电容时,可采用测试管座、管帽、引线、屏蔽罩或转接器等,特殊外形的电子管可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