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5.110 L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269.401-2015/ISO/IEC 20005:2013 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第401部分: 协同信息处理:支撑协同信息处理的 服务及接口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nsor networks-Part 401: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Services and interfaces supporting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processing (ISO/IEC 20005: 2013,Information technology-Sensor networks--Services and interfaces supporting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intelligent sensor networks,IDT) 2015-12-10发布 2016-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269.401-2015/ISO/IEC20005: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通用描述 5.1概述 3 5.2传感器网络要求 3 5.3协同信息处理概述 5.4协同信息处理功能模型 5.5协同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概述 6核心服务及接口 6.1概述 6.2事件服务及接口. 6.3逻辑分组服务及接口 6 6.4数据组合服务及接口 15 6.5数据配准服务及接口 17 6.6信息描述服务及接口. 19 6.7节点互激活服务及接口. 22 6.8参数调整服务及接口 23 7增强服务及接口. 7.1概述. 7.2QoS管理服务及接口. 7.3协同信息处理驱动调度服务及接口 29 7.4适应性感知服务及接口. 3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核心服务和接口实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增强服务和接口实例 附录NA(资料性附录)传感器网络节点功能模型 41 42 参考文献 44
GB/T 30269.401-2015/ISO/IEC20005:2013 前言 GB/T30269在《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总标题下,计划或已发布以下几部分: 一第1部分:参考体系结构和通用技术要求; 一第2部分:术语; 一一第301部分:通信与信息交换: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规范 (GB/T 30269.301-2014); 第302部分:通信与信息交换:面向高可靠性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 规范; 一第303部分:通信与信息交换:基于IP的网络层规范; -一第304部分:通信与信息交换:面向视频的媒体访问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 --第401部分:协同信息处理:支撑协同信息处理的服务及接口; -第501部分:标识:传感节点标识符编制规则; 一第502部分:标识: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和管理规范; 一第503部分:标识:传感节点标识符注册规程; 一第601部分: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规范; 一第602部分:信息安全:网络传输安全技术规范; 第701部分:传感器接口:信号接口; -第702部分:传感器接口:数据接口; 一第801部分:测试:通用要求; 一第802部分:测试: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 第803部分:测试: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 -一第901部分:网关:通用技术要求; 第1001部分:中间件: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交换规范; 本部分是GB/T30269的第40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与由我国担任主编辑的ISO/IEC20005:2013国际标准同步立项编制。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IEC20005:2013《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智能传感器网络中支 撑协同信息处理的服务和接口》国际标准。
与ISO/IEC20005:2013相比,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GB/T30269国家标准协调一致,对标准名称进行了改变; 和7.4各条标题增加“及接口”; -增补了资料性附录NA和资料性附录NB。
附录NA给出GB/T30269.1-2015有关传感器 网络结点功能模型;而附录NB以电动汽车能源信息采集和运营管理系统为应用背景,对支撑 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相关服务进行描述。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GB/T 30269.401-2015/ISO/IEC 20005:2013 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第401部分: 协同信息处理:支撑协同信息处理的 服务及接口 1范围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