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31.423 :543.06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GB9835—88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oil carbonat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土壤碳酸盐测定的原理、低度、设备、试剂、样品的制备及测定步骤做了说明和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除碳酸镁土以外的各类土壤的碳酸盐含量. 2测定原理 土壤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其体积换算为碳酸钙的质量即为土壤所含碳酸盐相当 于碳酸钙的质量. 3仪器、设备 3.1土壤筛:孔径2mm、0.2mme 3.2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3.3气量计:100mL管,内径20mm 长318mm 刻度精度为0.5mL 装置见示意图. 4试剂 4.1碳酸钙(HG3一1066): 4.21:3(V/V)盐酸溶液(GB622); 4.30.1%(W/V)甲基红指示剂:95%乙醇溶液; 4.4气量计用水:1000mL蒸馏水加盐酸溶液(4.2)40mL 加1mL甲基红指示剂(4.3). 5样品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壤样品,挑除石块等杂质,粉碎通过2mm孔径筛,从中均匀取出约20g 再粉碎全部通过0.2mm孔径筛,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根据土壤中碳酸盐含量确定测定样品称量数量,具体判断方法是:在50mL小烧杯中放入25mL 盐酸溶液(4.2),用称量勺加入少许土样于盐酸中,观察反应起泡程度,如起泡剧烈伴有丝丝响声, 碳酸盐含量在10%以上,称样量为1~2g 精确到0.001g;如看不出起泡现象,当靠近耳边时只能 听到微弱的丝声,碳酸盐含量在1%以下,称样量加大到5~10g 精确到0.001g;若起泡程度居中, 称样量则为2~5g 精确到0.001g 称取0.300g无水碳酸钙,精确到0.001g 作标准物. 6测定步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88-06-30批准 1989-03-01实施 1 GB9835—88 将称取的样品放在反应瓶中,用蒸馏水使样品湿润,把装有10L盐酸溶液(4.2)的平底指形 管放入反应瓶中,注意不使盐酸倾出与样品接触. 打开气量管上端三通旋塞使其三向连通,从侧管上部注水(4.4)到气量管中,当其水面升至刻 度零位以上时停止注水,待管中过量的水外溢至水面稳定在零位再将导气胶管与反应瓶连接,并塞紧 皮塞.转动三通旋塞仅使气量管上方与导气胶管相连.用手持反应瓶颈部的夹子手柄,慢慢倾斜反应 瓶,使瓶中指形管中盐酸少量流出与样品接触,以防止反应过猛,同时观察气量管中水面变化,当水 面开始由零点下降时,再使指形瓶中全部盐酸与样品混合,并充分摇动,同时打开气量管下方二通塞 慢慢排水.当管中水面下降速度小于0.5mL/min时,停止摇动,待测管中水面降至与气量管中水面在 同一水平面时停止排水,立即读取刻度数,精确到0.5Le 用单管气量计每连续测定5个土样加测1个碳酸钙标准物,用多位气量计时,因土样与标准物同 时成批进行测定,各样品测定间隔时间较短,可每10~20个土样伴随1个碳酸钙标准物作参比.其 测定操作与土样相同. 7结果计算 7.1土壤中碳酸盐含量用碳酸钙质量百分数(风干基)表示,按下式计算: CaCO3% m xV ×100 V.xm 式中:m—称取碳酸钙标准物质量,g: ms—称取土样质量,g V一碳酸钙标准物气体体积读数,mL; Vs一土样气体体积读数,mL. 7.2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7.3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 碳酸盐含量(%) 允许相差(%) <3 绝对相差 <0.2 3~7 ...
推荐内容/By 图集吧
- HG+T 6238-2023 硫酸镍钴锰.pdf
- HJ 1068-2019 土壤 粒度的测定 吸液管法和比重计法.pdf
-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pdf
- HJ 1055-2019 土壤和沉积物 草甘膦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HJ 1054-2019 土壤和沉积物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总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pdf
- HJ 1053-2019 土壤和沉积物 8种酰胺类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HJ 105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11种三嗪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HJ 1051-2019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pdf
- HJ 1227-2021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 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HJ 1220-2021 环境空气 6种挥发性羧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HJ 1210-2021 土壤和沉积物 13 种苯胺类和 2 种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pdf
- HJ 1196-2021 工业清洗剂 HCFC-141b、CFC-113、TCA和CTC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