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73 ICS 49.0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300-2015 运载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点轨道要素 计算最佳实践 Best practices for orbit elements atpayload-launchvehicle separation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300-2015 引言 轨道要素有多种集合,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标准描述了星箭分离时刻对应的开普勒轨道要 的星箭分离点计算方法,以及由开普勒轨道要素换算成其他要素的方法;提出了作为衡量运载火箭发射 任务是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依据的轨道要素误差计算方法。
GB/T 32300-2015 运载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点轨道要素 计算最佳实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运载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点轨道要素计算方法,包括轨道要素和计算条件、轨道要素 计算方法、轨道要素误差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等不同有效载荷的轨道要素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低地球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中地球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地球同步轨道等不同轨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NSI/AIAAS-131-2010天体动力学定义和推荐惯例使用规范(Astrodynamics一Propagation specifications,technical definitions,and remended practices) CCSDS 500.o-G-3空间数据系统导航数据定义(Report concerning space data system stand- ards-Navigation data definitions and conventions) 3符号和缩略语 3.1符号 表1中的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表1符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A 远地点 米(m) a 半长轴 米(m) a. 赤道半径 米(m) b 半短轴 米(m) C 几何中心 偏近点角 弧度(rad) 偏心率 GM 地球引力常数 立方米每二次方秒(m²/s²) ha 远地点高度 米(m) ho 近地点高度 米(m) i 轨道倾角 弧度(rad) 1
GB/T32300-2015 表1(续) 符号 名称 单位 M 平近点角 弧度(rad) M. 地球质量 千克(kg) n 有效载荷在轨道上的平均角速度 弧度每秒(rad/s) P 近地点 米(m) p 半通径 米(m) r 有效载荷轨道高度 米(m) r 远地点地心距 米(m) 近地点地心距 米(m) 运载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时刻的格林尼治恒 So 弧度(rad) 星时 T 轨道周期 秒(s) tp 有效载荷过近地点的时刻 秒(s) 从运载火箭惯性基准建立时刻到星箭分离的 tseP 秒(s) 4 升交角距 弧度(rad) V 速度 米每秒(m/s) VVV 发射点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下的速度分量 米每秒(m/s) x、y、z 发射点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分量 米(m) 地球扁率 真近点角 弧度(rad) 发射点的经度 弧度(rad) 升交点经度 弧度(rad) 发射点的地心纬度 弧度(rad) 升交点赤经 弧度(rad) Ω 变量 近地点幅角 弧度(rad) 地球自转角速度 弧度每秒(rad/s) 3.2 缩略语 表2中的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2
GB/T32300-2015 表2缩略语 缩略语 英文全称 中文含义 GAST Greenwich apparent sidereal time 格林尼治真恒星时 GMST Greenwich mean sidereal time 格林尼治平恒星时 GCRF Geocentric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地心天球参考系 GLONA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 Unit System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ITRF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国际地球参考系 J2000 Geocentric inertial system at 2000 years 2000年地心惯性坐标系 LGEIF Launch geocentric equatorial inertial frame 发射点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 LV Launch vehicle 运载火箭 PL Payload 有效载荷 PZ-90 Acronym of R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