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 控制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长,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 峰工作,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根据《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建标[2022]53号)、《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22]8号),结合重庆实际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城市 更新提升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提升 绿色低碳发展质量,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工作原则.坚持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加强顶层设 计,强化结果控制,合理确定工作节奏,统筹推进实现碳达峰 1 .坚持因地制宜,区分城市、乡村,科学确定节能降碳要求. 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完善技术体系 强化机制创新,完善城乡建设碳减排管理制度.坚持双轮驱 动、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 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共建共享,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三)主要目标.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 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绿 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建筑节能、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水平 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结构和 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城乡建设方式绿色 低碳转型进展明显,“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 ;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初步解决; 建筑品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绿 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 力争到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建设领域 碳排放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四)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紧密围绕成渝地区“强双城、优双圈 、筑主轴、兴两翼、塑三群、连多廊”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突 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 2 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积 极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强化国土空 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强城镇开发边界对城镇布局的引导,合 理确定城市人口、用水、用地规模及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严 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高能耗 公共建筑建设,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 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布局.加强生态廊道 、景观视廊、通风廊道、滨水空间和城市绿道统筹布局,留足 城市河湖生态空间和防洪排涝空间.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线交 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设施,主城区道路网密度 应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 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 2.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围绕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总体 目标,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再升级.强化“两 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功能,推进城市功能名片建设,打造重点 城市功...
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