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990-2010 车辆尾部标志板 含2015年第1号修改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氙弧,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25
文档大小:736.71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43.040.20 T3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5990—2010 车辆尾部标志板 Rear-marking plates for vehicles and their trailers 2011-01-10发布 201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25990—2010 前言 本标准的第3章、附录E的E.1以及附录F的F.1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对应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ECER69一2007《关于低速车辆(结构上)及其挂车尾 部标志板认证的统一规定》和ECER70一2007《关于重型和长型车辆尾部标志板认证的统一规定》,本 标准与ECER69一2007和ECER70一2007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与上述两个法规的主要差异如下: 一在范围中删除了T类车以及可移动部件,明确不适用于三轮摩托车和低速载货车; 一删除了管理条款; 一一删除了“检验员抽样的最低要求”附件; 一一由于上述两个法规在红色回复反射器的色度要求并不一致,本标准采用了69号法规中的数值 要求; 一耐候性试验采用GB/T8427一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eqv ISO105-B02:1994); —明确耐候性试验后的淋雨试验,采用GB/T10485一2007中第12章规定的方法A和方法B; 一一上述两个法规对于标志板的定义不同,本标准中对定义进行了更改.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汽车灯具研究所、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汽车技术 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费音、王华、王军华、赵斌、高尚.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