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3060.3-2016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3部分:抗赤霉病.pdf

大麦,方案优化,赤霉病,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1.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65.020 B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060.3-2016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3部分:抗赤霉病 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on of barley varieties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 Part 3:Head blight 2016-12-23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3060.3-2016 前言 NY/T3060《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抗条纹病; 第2部分:抗白粉病; 第3部分:抗赤霉病; 第4部分:抗黄花叶病; 第5部分:抗根腐病; —第6部分:抗黄矮病; —第7部分:抗网斑病; —第8部分:抗条锈病. 本部分为NY/T30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靖环、蔺瑞明、邱军、杨建明、冯晶、王瑞、贾巧君、王凤涛、汪军妹、华为、尚毅、 陈万权、徐世昌. I NY/T3060.3-2016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3部分:抗赤霉病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大麦赤霉病抗病性鉴定的技术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大麦(Hordeum vulgare L.)品种对赤霉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抗病性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 2.2 抗性评价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寄主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 2.3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发病的能力. 2.4 人工接种artificial inoculation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放于植物体适当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 2.5 病情级别disease rating scale 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 2.6 分离物isolate 采用人工方法从植物发病部位分离获得的病原物. 2.7 培养基culture medium 可使病原物生长的自然和人工配制的基质. 2.8 接种体inoculum 能够侵染大麦并引起病害的病原体. 2.9 发病率prevalence 发病植株单元数占调查植株单元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在本部分中,植物体单 元为麦穗. 2.10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手机扫码、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