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 B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855-2010 西藏飞蝗测报技术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Tibetan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 2010-05-20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1855-2010 西藏飞蝗测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藏飞蝗发生程度分级、蝗情调查、资料整理和汇报及预测预报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区西藏飞蝗蝗情调查和预测预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蝗区geographical region of the Tibetan Locust 适宜西藏飞蝗孳生和栖息的地理生态区域. 2.2 重点蝗区(一类蝗区)key geographical region of the Tibetan Locust 指常年发生密度达到或超过1头/2的面积占常发面积50%以上的区域. 2.3 一般蝗区(二类蝗区)generic geographical region of the Tibetan Locust 指常年发生密度达到或超过1头/2的面积占常发面积20%~50%的区域. 2.4 监视蝗区(三类蝗区或偶发区)inspecting geographical region of the Tibetan Locust 指常年发生密度达到或超过1头/m2的面积占常发面积20%以下的区域. 2.5 发生面积occurring area of the Tibetan Locust 没有采取防治措施前,蝗蝻密度大于或等于0.2头/m2的蝗区面积. 2.6 常发面积general occurring area of the Tibetan Locust 某区域内西藏飞蝗近十年发生面积平均值定为该区域常发面积. 2.7 残蝗面积remnant area of the Tibetan Locust 西藏飞越冬前,成虫密度每667m2数量大于或等于6头的蝗区面积. 3发生程度分级 西藏飞蝗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和 大发生(5级).以蝗蝻平均密度为主要指标,发生面积占常发面积比率为参考指标进行级别划分,各级 分级指标见表1. 表1西藏飞蝗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级) y 2 3 4 5 蝗埔平均密度(头/m㎡,d) 0.2d0.7 0.7<d1.0 1.0d3.0 3.05.0 发生面积占常发面积比率(%,P) P≤50 P>50 P>50 P>50 P>50 1 NY/T1855—2010 4蝗情调查 4.1卵期调查 从4月上旬开始,各蝗区常年蝗卵孵化期前调查1次. 按不同类型蝗区,选择沿河谷地带、相对平坦地域等不同生态环境,每个生态环境,随机取样点30 个以上,利用手持GPS仪记录样点经、纬度及海拔高度.每样点调查1m2 挖取10cm土层,分别统计 样点内卵块数和卵粒数(西藏飞蝗形态特征见参附录B);在同一生态环境挖取的卵块中,随机抽取5 块~10块,逐粒观察卵粒存活状态,统计死亡卵粒数.调查结果记人西藏飞蝗卵期调查记载表(附录A 表A.1). 4.2蝗蝻期调查 4.2.1发育进度调查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每3天调查1次,直至蝗蝻始见,确定蝗蝻始见期;自蝗始见期至成虫 羽化盛期,进行发育进度调查,每隔10d调查...
推荐内容/By 图集吧
- JJF(陕) 059-2021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校准规范.pdf
- JJG(军工) 86-2015 磁带数据记录器检定规程.pdf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pdf
- 雨季施工方案交底记录.docx
- HB 8747-2023 航空增材制造测试报告格式与数据要求.pdf
- 施工日志记录要求.pdf
- WS 329-2024 麻醉记录单标准.pdf
- TD/T 1013-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pdf
- GB/T 15800-2009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pdf
- GB/T 15798-2009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pdf
- GB/T 15794-2009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pdf
- GB/T 15792-2009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