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类引发剂对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影响的研究.pdf

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1.9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6 NO.6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综述 偶氮类引发剂对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Performance ofPolycarboxylateSuperplasticizer with Azo Initiators 孙悦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摘要: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第三代绿色高性能减水剂,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本文对减水剂的发展以及国内 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针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可设计性,在其合成工艺中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达到最佳性能。

主 要针对减水剂的偶氮类引发剂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偶氮类引发剂可以简化合成工艺,提高减水剂 性能。

关键词:聚羧酸系减水剂;机理结构;偶氮类引发剂 中图分类号:TU528.0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49(2016)06-0062-04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掺于混凝土中、掺量不大于水影响较小;(3)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能较好;(4)与水 泥质量5%(特殊情况下除外)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泥和掺合料的适应性较好;(5)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甲 质,并且已经成为混凝土中除水泥、水、砂和石以外的醛和不排放废液,环保问题得到了解决;(6)SO和 第五种组分。

混凝土中合理地掺加一定量的外加剂,CI含量小,对混凝土干缩影响较小等。

因此其应用领 能够达到提高混凝土早期或各龄期强度、改善混凝土 域逐渐扩宽。

的和易性和施工性、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降低水化 1.2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介绍 热。

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第三代绿色高性能减水剂可 (1)国外研究进展:自上世纪80年代日本触媒公 以达到低掺量高减水的效果,也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

司椿木恒雄首次开发出聚羧酸系减水剂以来,聚羧酸 1减水剂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概述 系减水剂在国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紧接着日 本花王、竹本油脂、日本制纸、藤泽药品,以及欧洲 1.1减水剂的发展介绍 BASF、MAPEI、SIKA、CHRYSO、COATEX等公司也相 减水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继有聚羧酸系减水剂专利的申请2。

德国的Plank教 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以松香酸钠、木质素磺酸钠、 授按不同化学结构将聚羧酸系减水剂划分成四代, 硬脂酸盐等有机化合物为代表的普通减水剂,其减水 从第一代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共聚 率在8%~10%左右;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80 物、第二代的烯丙基醚共聚物发展到第三代的酰胺/酰 年代,以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SNF)、对氨基苯磺酸/ 亚胺型减水剂,目前正着力研发第四代具有聚酰胺- 苯酚/甲醛缩聚物和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 聚乙二醇支链的两性高性能减水剂。

目前,日本、德国 (SMF)为代表的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增加到15%~ 等国家生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质量稳定,用量已占到 25%左右;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羧酸类 其国内减水剂总量的60%以上。

聚合物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其减水率高达25%~ (2)国内研究进展:上世纪90年代末,江苏建科 35%左右。

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第三代绿色高性能减 院、上海建科院等单位开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相关研 水剂具有以下优良的性能:(1)在低掺量下就能产 究工作。

但由于当时原料成本高,合成产品价格远远 生理想的减水和增强效果;(2)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高于市场上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加之对新产品优越性 收稿日期:2016-07-10 能的认识不足,所以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2000年以 .62.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2016NO.6 综述 后,我国混凝土工程界开始逐渐认识聚羧酸系减水剂,力称之为空间位阻斥力。

聚羧酸系减水剂成梳状吸附 2001年~2002年,聚酸系减水剂首次规模化应用在散,有效的降低了颗粒之间的凝聚程度。

另一方面,在 2560多根上海磁悬浮高速列车轨道梁一工字型预应 有机矿物相形成时,聚羧酸减水剂较长的EO侧链仍 力混凝土轨道梁上。

2005年之前,由于生产企业少、 然可以伸展开使得其受水泥的水化反应影响就小,从 价格高(2003年达10000元/左右)、应用范围窄,“聚而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优异的减水分散效果,有 效的降低了坍落度损失。

只有BASF、SIKA、GRACE和上海建科建研公司等少 (3)络合作用钙能与减水剂中的基形成络合 数企业生产和销售,并且只有少数国家重点工程使用。

物,以钙配位化合物形式存在。

钙还能以磺酸钙形式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