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pdf

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6
文档大小:257.3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2012 NO.1 专意研究 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 早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fluence on the Early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lithium Slag Compound Fly Ash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周海雷,杨恒阳,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侍克斌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配制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运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水胶 比、锂渣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锂渣较粉煤灰对锂渣复合粉煤 灰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影响显著。

在进行极差分析时,引人了极差相对差异度这一概念。

关键词:正交设计试验,早期强度,极差相对差异度 中图分类号:TU5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49(2012)01-0003-06 Zhou Hai-lei, Yang Heng-yang, Nuerkaili - Yiziteluofu, Shi Ke-bin (ColleefWateronrvanyandCivilEngineering,XinjngAiulturalUiversity,Uqi0052Chin) AbstractLithium slag pound fly ash high perfomance concrete was made by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metho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use of poor analysis and variance naly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impact that the water-binder atio, lithium slag mix ntent and thely ash for lithium slag pound ly sh of high perfmnce concrete preive strength f the early.Lithium slag on lithiu slag cpound fly ash high ap ap a od ood po sp u ug ag qy quan aaaao ayd introduced the concept. Key wordsthogonal experimen desig;arly strength;poor relativediffrne 锂渣是利用锂辉石矿石经过约1200℃高温烧 1材料与方案设计 后用硫酸法生产碳酸锂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锂渣 中有较多的无定形SiO2、Al2O,等,具有较高的火山灰 1.1原材料 活性,适合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

粉煤灰用作混凝 (1)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山牌 土的掺合料,可以发挥其火山灰效应、微集料填充效 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见表1,化学性质 应、形态效应。

本文利用锂渣和粉煤灰复掺,运用方差 见表2)。

(2)新锂盐厂生产的烘干锂渣,淡黄色,粉 分析的的方法来探究这两种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抗强 状,密度2.48g/cm²(化学性质见表2)。

(3)玛纳斯电 度的影响。

厂生产的Ⅱ级粉煤灰(化学性质见表2,技术性质见表 3)。

(4)山西奥鑫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萘系高效减水 剂。

(5)骨料:粗骨料为乌鲁木齐乌拉泊砂石料场的 卵石,最大粒径25mm,经水洗后含泥量为0.3%;细骨 “基金项目:1.国家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料为乌拉泊砂石料场的碎石,细度模数2.6,为中砂, (200807580007); 2.新疆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学科基金资助项目(xjzdxk 经水洗后含泥量为1.2%。

-2010 -02 -12) 第一作者:周海营(1987~),男,硕士研究生。

从事水工建筑材料 研究; 通讯作者:侍克斌(1957~),教授,E-mail:xndsg@ 收稿日期:2011-09-06 3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2 NO.1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表1 天山牌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 凝结时间 强度/MPa 标准稠度 安 细度 密度 比表面 /h;min 用水量 定 抗折 抗压 /% /g/cm² 肌/kg/m² /% 初凝 终凝 性 PE 28d PE 28 0.5 3.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