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 B 16 GB 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157-2023 石蒜绵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15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杭州海关、宜兴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郑州海 关技术中心、拱北海关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志毅、黄芳、梁照文、唐慧骥、程帆、范凌、方文渊、田红伟、徐淼锋、党志浩、 任琰、吴颖. GB/T43157-2023 石蒜绵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的现场检疫、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石蒜绵粉蚧的检疫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背孔ostiole 着生在虫体背面成对出现的、如嘴唇状的横裂构造. 注:又称背裂.通常为2对,少数种类只具1对.分为前背孔和后背孔.前背孔着生在前胸背板上,后背孔着生在 第6腹节背板上. 3.2 刺孔群cerarii 粉蚧科蚧虫的一种常分布于虫体背面边缘的特殊泌蜡结构. 注:全称背缘刺孔群.从头部至腹部用“C数学”的形式表示.C1~C4分别代表头部4对[额对、触角对(又称眼前 对)、眼对、眼后对]、C5~C1分别代表胸部6对(每胸节各2对)、C11~C18分别代表腹部8对(每腹节各1对). 少数种类背面中部也有分布,称背刺孔群.每个刺孔群一般有1对(少数1个或数个)锥状刺,锥刺附近聚集有 三格腺或少数五格腺,以及数根附毛. 3.3 腹脐circulus 位于虫体腹部腹面第3、第4腹节间,常以局部角质化的狭窄硬化框为界限,两侧常凹人,中间有节 间褶横过. 注:又称腹裂.腹脐的数目和大小在不同种类的蚧虫中变化很大. 3.4 盘腺disk pores 蚧虫体表呈盘状或多孔状的泌腺结构. 注:又称盘孔或孔腺,常见的有三格腺、五格腺、多格腺. 3.5 肛环anal ring 肛门的开口,一个位于背末的、有成列环孔和环毛的环状结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