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16 ICS 65.020.0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003-2017 苹叶蜂检疫鉴定方法 Identification and quarantine of Hoplocampa testudinea(Klug)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500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京宣、粟智平、李春喜、魏晓棠、尼秀媚、鲁闽、李金庆、王简。
S
SN/T5003-2017 苹叶蜂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叶蜂Hoplocampatestudinea(Klug)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中苹叶蜂的检测、饲养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959昆虫常规检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眼三角区ocellartriangle 昆虫成虫中三个单眼所在位置,形成三角形小区。
3.2 唇基clypeus 昆虫头部位于额唇基沟和上唇之间的区域。
3.3 翅痣pterostigma 翅前缘上的加厚深色部分,一般位于接近径脉的中部或者末端。
3.4 翅脉veins 昆虫翅上的管状加厚的构造,用以加强翅面。
注:主要包括前缘脉(costa“C")、亚前缘脉(subeosta“Se”)、径脉(radius“R”)、径分脉(radial seetor "Rs”)、中脉(media“M”)、肘脉(cubitus“Cu”)、横脉(crossvein)等脉序。
3.5 闭室closed cell 完全被翅脉所围绕的翅室。
注:主要有上闭室(Rs室)下闭室(M室)
SN/T5003-2017 3.6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卵未经受精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7 阳茎瓣penisvalve 是第九腹节腹板后节间膜的外长物,生殖孔开口在它的末端。
一般位于阳茎两侧,一对。
3.8 产卵器ovipositor 雌虫用于产卵的器官,是位于腹部末端的刀片状构造,由4个产卵瓣组合而成。
注:其中腹侧的1对产卵瓣称为锯腹片(Lancel),其腹缘具锯齿状构造。
4方法原理 根据苹叶蜂的为害状、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
在检疫现场时,仔细观察寄主果实,若发现疑似 苹叶蜂幼虫,需连同被危害寄主一起送实验室饲养获得成虫,利用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鉴定。
如果利 用外部形态特征判定其种类仍有疑问时,需进一步解剖雌雄成虫外生殖器并制成玻片标本,在生物显 微镜下观察鉴定。
5基本信息 苹叶蜂 又名:苹实叶蜂、苹实蜂。
学名:Hoplocampa testudinea(Klug)。
异名:Tenthredo testudineaKlug。
分类地位:苹叶蜂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sawflies),丝角突瓣叶 蜂亚科(Nematinae),实叶蜂属(Hoplocampa)。
苹叶蜂以卵、幼虫随寄主传带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其寄主、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A和B。
实蜂属在全世界目前已知有44个种。
Benson(1968)将本属分为3个种组,即Hoplocampa testudinea 种组、H.oregonensis 种组和H.flava 种组。
其中H.testudinea种组包括近20个已知种类, 但于分类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主要有以下5种:黄头实蜂H.brevis、山楂实叶蜂H.crataegi、唐棣 实叶蜂H.montanicola、梨实叶蜂H.pyricola、苹叶蜂H.testhudinea等常见害虫,以上种类的主要区分 特征参见附录C。
6器材及试剂 6.1仪器和用具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光照生物培养箱、养虫笼、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针、小毛 笔、培养Ⅲ、指形管、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密封样品袋、昆虫针、展翅板。
6.2试剂 荷燕尔胶(用阿拉伯树胶30g:蒸馏水50mL:水合氯醛200g:甘油20mL配方配置而成)、乙 醇-甘油保存液、加拿大胶、酸性品红、10%氢氧化钠(或10%氢氧化钾)、70%乙醇、无水乙醇、 蒸馏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