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论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4 S1-1基本概念 4 S1-2基本状态参数 6 81-3气体的热力学能 9 81-4功与热量 :0 §1-5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解析式 13 81-6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14 思考题 18 习题 8 第二章气体的性质 21 §2-1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式 21 §2-2气体的比热容 24 §2-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29 S2-4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压缩因子Z 32 2-5水蒸气的基本概念 36 82-6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38 §2-7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康水蒸气的焙熵图 40 思考题 44 习题 44 第三章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和,飞b一 47 §3-1混合气体的分压力和分体积 47 §3-2混合气体的成分表示法 48 §3-3混合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 八 51 S3-4湿空气 54 §3-5湿空气的比湿度和湿度(w-t)图 56 思考题 59 习题 60 第四章气体的热力过程 61 §4-1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 61 84-2气体热力过程的功及热量 65 1 -一 绪 论 一、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能 源.近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衡量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自然界中蕴藏着各种不 同形式的能,人类迄今已不同程度地开发和利用了自然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燃料的化学能 及原子核能等.其中风能和水能是自然界以机械能形式提供的能量,其他能源主要以热能的 形式或者转换为热能的形式供人们利用.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能源,特别是在把化学能等转 换成热能的同时,却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例如矿石燃料的燃烧、原子废物的核辐射等 等.因此,热能的利用和研究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巨大的意义. 热能的利用原则上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真接利用,即把热能直接用于加热物体,诸 如烘千、采暖、冶炼;另一种是动力利用,即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电能,为生产及生活提供动 力.这两种利用方式,均需要经过一定热工设备或过程才能实现. 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整套设备称为热能动力装置.至今,热力工程所利用的热能主要 来自矿物燃料所蕴藏的化学能.燃料在适当的燃烧设备中进行燃烧,产生热能,在热机中再将 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动力装置可分为两大类:蒸汽动力装置和燃气动力装置.前者如火 力发电厂的蒸汽动力装置及原子能动力装置等;后者如内燃机、燃气轮机装置及喷气发动机 等.制冷、热泵和空气分离装置等原则上属于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在热力学分析上与热 能动力装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图0-1所示为蒸汽动力装置的系统简图. 它是由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泵等组成的热 力装置.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把物质的化学 能转变为热能,锅炉沸水管内的水吸热后变 为蒸汽,并在过热器内过热,成为过热蒸汽. 此时蒸汽的温度及压力比外界介质(空气)的 温度及压力高,蒸汽具有做功的能力.它被 导人汽轮机后,通过喷管,由于膨胀,压力降 低,速度增大,具有一定动能的蒸汽推动叶 图0-1蒸汽动力装置系统简图 片,使轴转动作功.作功后的排汽(称为乏 1一炉子;2一炉墙;3—沸水管;4一汽水简;5—过热器;6一 汽)从汽轮机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凝汽轮机;7一叶轮;8一轴;9一发电机;10一冷凝器;11一冷 却水泵;12一冷凝水泵;13一供水箱;14一给水泵 结成水,...
推荐内容/By 图集吧
- HJ 1165-2021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 原位热脱附.pdf
- T/CSEE 0059-2017 输变电工程地基基础检测规范.pdf
- NB/T 10464.6-2020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采购技术规范 第6部分:太阳能工业、农业供热工程.pdf
- NB/T 10416-2020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安装验收规范.pdf
- NB/T 11156-2023 地热发电机组术语.pdf
- NB/T 11149-2023 基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地热能评价方法.pdf
- NB/T 11147-2023 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pdf
- 中建新疆建工《构建协同管理体系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课件.pdf
- RB/T 087-2022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术语和基础.pdf
- XF/T 999-2012 防排烟系统性能现场验证方法热烟试验法.pdf
- 林树枝、周峰等-端承桩复合桩基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实践.pdf
- GB/Z 40104.103-2023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第1-3部分:通用 气象数据集数据格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