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10327-2023 图11×7结构超高强钢绞线横截面示意 表11×7结构超高强钢绞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公称横截面积、每米理论质量 中心钢丝直径d:比外 结构类型 公称直径D. 直径允许偏差 公称横截面积S. 每米理论质量 围钢丝直径d加大比 mm mm mm² g/m 15.20 0,40 140 1101 1×7 2.5~3.2 17,80 0.15 191 1 500 6.21×19结构超高强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公称横截面积、每米理论质量见表2,横截面形状见图2 和图3, 表21×19结构超高强钢绞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公称横截面积、每米理论质量 结构类型 公称直径D 直径允许偏差mm 公称模截面积S. 每米理论质量 mm mm² g/m 1×19S (6+6+1) 21,80 313 2 482 +0,40 1×19W 0.15 (1+6 + 6/6) 25.40 421 3 338 图21×19结构西鲁式超高强钢绞线横截面示意
T/CECS 10327-2023 D. 图31×19结构瓦林吞式超高强钢绞线横截面示意 6.3每盘卷超高强钢绞线质量不小于1000kg,不小于10盘时允许有10%的盘卷数小于1000kg,但 不小于300kg。
6.4直径15.20mm的超高强钢绞线,盘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50)mm。
6.5直径21.80mm和25.40mm的超高强钢绞线,盘内径不小于1100mm,卷宽为(600±50)mm。
6.6超高强钢绞线配套错具构造和尺寸可参见附录A。
7技术要求 7.1表面及外观 7.1.1除非用户有特殊要求,超高强钢纹线表面不准许有油、润滑脂等物质。
7.1.2超高强钢绞线表面缺陷深度应小于单根钢丝直径的3%。
7.1.3允许超高强钢绞线表面有轻微浮锈,但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锈蚀回坑。
7.1.4超高强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
7.2力学性能 7.2.11×7结构超高强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31×7结构超高强钢绞线力学性能 整根超 整根超高 应力松弛性能 最大力总 高强钢 强钢纹线 0.23 初始负荷 公称抗 延伸率 1 000 h 结构 公称直径 绞线最 最大力的 届服力 相当于实 拉强度 (L; ≥500 mm) 应力松 类型 D,/mm 大力 最大值 F./kN 际最大力 R_/MPs A/% 地率+/% F_/kN F../kN > 的百分 > 数/% 2 160 0 331 267 15.20 2 230 313 341 276 1×7 2 360 331 359 292 4,5 70/80 2,5/4.5 2 160 413 451 364 17,80 2 230 426 461 375 0.2%属服力F值应为整根超高强钢绞线实际最大力F的88%~95%
T/CECS 10327-2023 7.2.21X19结构超高强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表41×19结构超高强钢绞线力学性能 应力松他性能 整根钢 整根钢纹 最大力 0.2% 初始负荷 1000 h 公称抗 绞线最 线最大力 总延伸率 结构 公称直径 属服力 相当于实 应力松 拉强度 大力 的最大值 (L,≥500/m) 类型 D,/mm Fm:/kN 际最大力 池率 R/MPa F_/kN F/kN A/% > 的百分数 r/% > % < 1×19S 2160 677 739 596 21.80 (19+9) 2 230 698 761 615 4.5 70/80 2,5/4.5 1×19W 2 160 016 994 801 25.40 (1+6 +6/6) 2 230 1023 827 0.2%属服力Fm值应为整根超高强钢绞线实际最大力F.的88%~95%. 7.2.3超高强钢绞线弹性模量为(195士10)GPa。
7.2.4如无特殊要求,超高强钢绞线可只进行初始力为70%F。
的松弛试验,允许使用推算法基于 120h松弛试验结果确定1000h松弛率。
7.2.5疲劳性能、偏斜拉伸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 超高强钢绞线可进行轴向疲劳试验、偏斜拉伸试验和应力腐蚀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8.2.6、8.2.7 和8.2.8的要求。
7.3其他要求 7.3.1制造超高强钢绞线应选用满足超高强钢绞线性能要求的盘条,盘条的牌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 能由生产厂家决定,盘条的其他技术性能应满足GB/T24238的要求。
7.3.2超高强钢绞线应以盘条为原料,经冷拉后捻制成钢绞线,捻制后,钢绞线应进行稳定化处理。
7.3.31X7结构超高强钢绞线的拾距应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2倍~16倍,1×19结构超高强钢绞线 的拾距应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