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 国家出版华金项目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中 ◎陈颖田凯张先进 等编著 四川古建筑 国 古 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言 四川省位于中国疆域的腹心地带,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资料.江油云岩寺飞天藏,作为四川省现存 在长江上游的重要发源地.四川古代建筑和城镇聚 较完整的宋代木构,是宋、辽、金时代小木作的重 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民系背景.数千 要实例:位于平武的报恩寺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 年前,蜀地先民陆续从川西北高原迁徙到成都平原 代古建筑群之一. 和四川盆地,成为四川最早的定居族群,并创造了 其次,四川建筑具有兼收并蓄、多元融合的建 灿烂而独特的古蜀文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筑特性.各地移民的杂处、交流,使各地文化与技 以秦人为主的北方华夏族群大举入川,古蜀文化逐术经验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创造更新,塑造出多 渐融入中原文明中,形成了汉族建筑的完整体系. 元融合的地域风格.如雅朴恬淡、疏朗自然的蜀派 明末清初战乱后,大量的湖北、广东、福建、江西园林,尤以纪念历代文化名人的园林遗构为代表, 等省移民进入四川,带来了各地的原乡文化,为四兼收了北方的端庄和南方的婉约,更吸取了西蜀田 川既有建筑文化添加了新的色彩.而川西北高原和园的自然风致,故而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四川汉 川西南山地地区自古聚居的藏、羌、彝等少数民族族民居取南北所长、形成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外封 人民则保持着各自特有的建筑文化,形成特色鲜明 闭、内开敞格局.此外,四川西部位于古代历史上“藏 的民族建筑. 彝民族走廊”的核心地段,是民族迁移、分化、演 四川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地势起伏显著,奇 变的大通道,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在建筑上也得以 特的地理形势和多元的地域文化,极其独特的自然体现,如藏羌地区独特的“邛笼”体系建筑营造技 人文背景和历史演变脉络,形成了这一地区建筑的术,藏羌木架坡顶板屋、彝族民居表现出的本土建 鲜明风格和独特品质. 筑文化与汉族建筑技术融合的痕迹,具有民族特色 首先,四川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不可或缺的藏传佛教建筑中局部地融入汉地建筑屋顶的形式 并无法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的广汉三星等.在“移民活动”背景下还产生出本土文化与异 堆文化遗址、成都金沙遗址、十二桥建筑遗址大大域文化相融合的四川会馆建筑类型. 丰富了中国早期建筑发展的内容.四川汉阙和汉画 其三,因地制宜是四川传统建筑营建的基本原 像石、画像砖、明器陶楼遗存数量居全国之首,清则.建筑与地理环境的融合造就了多样的营造技术 晰地记载了汉代建筑从群体组织到单体形象、细部与丰富的形式风格.四川境内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做法的特征和地方风格,是国内研究汉代建筑发展人们在利用自然、适应环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无论是城镇聚落群体还是民居单体、宗教建筑、祠 于较大的建筑中适当间以大式的抬梁结构.这是由 庙会馆,建筑布局随形就势,灵活多样,与自然相于清初重建物资匮乏、财力有限而采取的因地制宜 生相依. 和因陋就简的技术路线,也使四川地方特色的以木 其四,四川传统建筑与中原传统建筑同中求异,穿斗结构为主的小式建筑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 不拘于礼制.受中国主流传统文化的影响,四川汉了自成体系的“川式营造”. 族地区传统建筑多以院落式布局为主,大多序列主 本书以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四川古代建筑遗产 次分明,尊崇传统伦理的礼仪规范.但由于四川地并对其进行建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分析与评价为 理环境较为封闭,远离政权中心,同时作为道教发 宗旨,对四川古代建筑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多层 源地,建筑传统受道家文化...
推荐内容/By 图集吧
- 中建三局《双曲异形空间四角锥焊接球网架质量专项策划》.pdf
- 中建四局《台州国际博览中心项目设计管理》.pdf
- 中建四局《西安太古里商业综合体项目投标总结交流》.pdf
- 绿色建筑数字化发展技术与应用.pdf
-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集会·市民服务篇.pdf
-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居住篇.pdf
-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教育·图书篇.pdf
- 中建八局《项目一体化施工指南》.pdf
- 中建八局匠心营造系列丛书-北方之钻 匠心营造(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综合施工技术)388页.pdf
- 中国电建智能化制剂外包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土建工程技术标、商务标打包.zip
- 中建四局安全防护标准化制作图册.pdf
- 粤建造发〔2013〕4号 关于实施《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等的若干意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