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156-2007 标准电子签名系统应用规范 第1部分:IE应用接口.pdf

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40
文档大小:33.5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CAS STANDARDS OF CHINA ASSOCIATION 156-2007 FOR STANDARDIZATION 标准电子签名系统应用规范 第1部分:IE应用接口 Standard of ApplicationSpecificationfor ElectronicSignatureSystem Part 1:IE Application Interface 2007-06-22发布 索引号 CAS 156-2007 (C)
CAS156-2007 该标准为中国标准化协会。

除了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 中国标准化协会文字上的许可外,不许以任何形式再复制该标准。

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中国标协写字楼 邮政编码:100037电话:6848177868486206传真:68485356 网址:.china-cas.org 电子信箱:cas@china-cas.org
CAS 156-2007 前 東言 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制定中 国标准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中国标协标准),满足企业需要,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这 也是中国标准化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中国境内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制、修订中国标协 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本标准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按CAS1.1一2001《中国标准化 协会标准结构及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制。

中国标协标准草案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得到参加审定会议的75%以上的专家、成 员的投票赞同,方可作为中国标协标准予以发布。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电子签名系统的IE应用接口,适合于在IE网页上增加电子签名时应 用。

在总标题《标准电子签名系统应用规范》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IE应用接口; 第二部分:Office应用接口; 第三部分:智能卡接口; 第四部分:USB钥匙接口; 第五部分:安全PC接口; 第六部分:CA证书接口。

本标准的附录是一个应用实例。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电子签名标准化推进工作组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

使用本协会标准的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企业标准备案,并对技术内容负责。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标准 化协会,以便修订时参考。

IⅡ
CAS156-2007 引 一言 标准电子签名系统采用非对称密码技术。

它可用来提供实体鉴别、数据原发鉴别、数据 完整性鉴别和抗抵赖服务。

标准电子签名系统的特点是在于引入了图形化签名机制。

通过这种机制,使得满足此标 准的IE网页设计可以直接应用标准电子签名系统的签名卡,进而增加网页签名的便利性。


CAS 156-2007 标准电子签名系统应用规范 第1部分:IE应用接口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标准电子签名系统的IE接口,适合于在IE网页上增加电子签名时应用。

本部分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密码运算,密码运算均在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密码设备中 进行。

本部分凡涉及密码相关内容,按国家有关法规实施。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85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带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 GB/T15843.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1部分:概述 GB/T15843.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GB/T15843.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 GB/T15843.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4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 GB/T15843.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5部分:使用零知识技术的机制 GB/T17901.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密钥管理第1部分:框架 GB/T17902.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带附录的数字签名第1部分:概述 GB/T17902.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带附录的数字签名第2部分:基于身份的机制 GB/T17902.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带附录的数字签名第3部分:基于证书的机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数据电文electronicrecords 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电子签名electronicsignatures 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望千山
我的头像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