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5 ICS_13.1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261.2-2015/ISO/TS 20282-2:2013 消费类产品和公用类产品的可用性 第2部分:总结性测试方法 Usability of consumer products and products for public use- Part 2:Summative testmethod (ISO/TS20282-2:2013,IDT) 2015-12-10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2261.2-2015/ISO/TS20282-2:201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一致性 3规范性引用文件 4术语和定义 2 5一般性原则 5.1待测产品的用途类型 5.2测试目的 ...... 5.3测试中所用目标的范围 5.4有效性和可靠性 5.5伦理问题 ......... 6测试步骤概述 7测试方法 8 7.1测试目的和范围 8 7.2待测产品 8 7.3评估情境 8 7.4核查产品能否实现预期用户的预定目标 12 7.5设计和执行测试. 12 8测试结果.. 16 8.1通则. 16 8.2目标. 16 8.3有效性. 16 8.4效率 16 8.5满意度.. 17 9报告.... 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户目标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方法背景 21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招募具有代表性的用户样本 22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置信区间 25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满意度量表示例 29 附录F(规范性附录)测试报告格式 30 附录G(规范性附录)可用性要求规范 35 附录H(规范性附录)可用性测试程序规范 37 附录I(资料性附录)标准 40 参考文献
GB/T32261.2-2015/ISO/TS20282-2:2013 前言 GB/T32261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日用产品的易操作性第1部分:针对使用情境和用户特征的设计要求; 一消费类产品和公用类产品的可用性第2部分:总结性测试方法。
本部分为GB/T3226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TS20282-2:2013《消费类产品和公用类产品的可用性第2部 分:总结性测试方法》。
本部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厦门标普标准化服务 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伊讽尔界面设计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冉令华、张欣、刘正捷、傅小兰、陈智勇、王丹力、陈柏鸿、袁小伟、张运红、 刘太杰、呼慧敏。
GB/T32261.2-2015/ISO/TS20282-2:2013 引言 很多人发现某些消费类产品和即来即用产品(包括公用消费类产品)很难安装和使用,尤其是首次 使用或不经常使用时。
这种情况显然不是产品制造商、使用产品提供服务的机构以及产品用户所希望 的。
因此,对于产品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以及需要做出购买决定或比较类似产品的潜在购买者而言,作 为产品开发和营销组成部分的产品可用性信息非常重要。
提供这类信息会促进企业生产易于安装和使 用的产品,也使潜在购买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能够特别关注产品的可用性。
如果没有可供比较的可 用性测试结果,就很难在购买时对产品的可用性水平做出判断。
产品可用性(见GB/T18978.11一2004)是指在特定使用情境下,特定用户使用产品达成特定目标 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以及用户满意度。
有效性是根本,因为它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相关。
效率则 与用户为达成目标所花费的资源(例如,时间或精力)有关,因此非常重要。
此外,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 验是否感到满意也很重要,尤其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使用该产品,以及能够方便地选择其他方式来 达到目标时。
在本部分中,可达性被定义为产品在特定使用情境下,为达成特定目标,由具有广泛的不 同特征和能力的人来使用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及用户满意度。
可用性和(或)可达性不佳可能引起错误,从而导致多种风险。
例如,因未能实现目标或实现错误目 标而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所导致意外的损失或人身伤害等。
在很多国家,对于提供具有可达性的产品、 服务和设施均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示例1:手机拨号错误可能会给主叫方或被叫方(被叫方被动支付通话费用)造成不必要的通话费用。
除了因未能实现目标或实现错误目标(有效性不佳)而给用户带来潜在负面后果的风险之外,还可 能给用户带来其他风险。
例如,因产品效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