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33.2-2017 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部分:社会效益评价通则.pdf

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13.7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01.120 A0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33.2-2017 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部分:社会效益评价通则 Standardizationbenefit evaluation-Part2:Generalprinciples ofsocial benefitevaluation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533.2-2017 目 盜次 前言 2术语和定义 3评价原则 4评价过程 5确定评价目标 6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6.2指标体系的建立 3 6.3指标设置的基本要求 7评价方法与判定依据 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方式 3 7.2 权重确定 7.3 指标层评价 7.4 次准则层与准则层评价 7.5 目标层评价 8数据资料的收集及评价结果的分析 8.1数据资料的收集 ............ 8.2评价结果的分析 ........ 9撰写评价报告 9.1基本要求 9.2内容范围 10评价结果应用.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指标体系表的范例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主观赋权法主要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客观赋权法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1
GB/T3533.2-2017 前言 GB/T3533《标准化效益评价》拟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经济效益评价通则; 一第2部分:社会效益评价通则。

本部分为GB/T353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海尔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计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辉、王益谊、逢征虎、强毅、顾龙芳、付强、赵文慧、吴学静、孙琼、刘姗姗。

GB/T 3533.2-2017 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部分:社会效益评价通则 1范围 GB/T3533的本部分规定了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原则和评价过程。

本部分适用于评价和计算实施标准的社会效益。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标准化社会效益socialbenefitofstandardization 实施标准对社会发展以及节能环保所起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有益效果。

2.2 评价assessment 对标准实施情况的评定,评定标准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及标准的产出、效果和影响。

注:评价可以是阶段性评价,也可以是终期性评价。

2.3 定性指标qualitativeindex 无法直接通过数据分析评价的内容,可通过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2.4 定量指标quantitativeindex 可以准确进行数量定义、精确衡量并能设定绩效目标的分析指标。

2.5 目标层targetlevel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最终结果。

2.6 准则层criterionlevel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一级评价内容,是能够反映目标层特性的指标。

2.7 次准则层sub-criterionlevel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二级评价内容,是能够反映准则层特性的指标。

2.8 指标层indexlevel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指标,是能够反映次准则层特性的指标。

3评价原则 在进行评价标准化社会效益时,应充分考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的国情,所使用的方法应通 1
GB/T 3533.2-2017 俗、实用、简便易行,并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考虑标准化社会效益发生的环节; 着眼于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的社会效益; 一依据准确可靠的数据,并避免同一社会效益在不同环节上的重复计算; 一集中分析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注意受标准化影响而扩展的效益项目。

4评价过程 开展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工作,应制定总体评价方案,并按照总体评价方案确定的评价过程开展评 价工作。

评价过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七个环节: a)确定评价目标; b)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评价方法与判定依据; (P 数据资料收集; e) 评价结果分析; 撰写评价报告; 评价结果应用。

确定评价目标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评价方法与判定依据 数据资料收集 不合理 评价结果分析 不合理 合理 撰写评价报告 评价结果应用 图1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过程 5确定评价目标 界定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标时,宜遵循并清晰描述的要素有: a)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的、范围、对象和目标受众; c)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结果的用途。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望千山
我的头像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