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4 ICS 35.240.3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268-2016 科技奖励评价分类单元 Evaluating and classifyingunit forrewar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12-13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268-2016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范围设置原则 5评价范围设置依据 6评价范围设置排序 7评价组代码编制原则 7.1科学性 7.2规范性 7.3扩延性 7.4唯一性 7.5实用性 7.6简明性 8科技奖励评价分类单元编码方法 9评价组评价范围表 9.1国家自然科学奖学科评价组网评组组别代码及评价范围简表 9.2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专业评价组网评组组别代码及评价范围简表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使用说明
GB/T3326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国家科技奖 励工作办公室、中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均平、谭春辉、赵蓉英、袁建湘、吴晓、李冰、龙军、姚昆仑、田晓宇、李小涛、 姚远。
GB/T33268-2016 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在逐渐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 的科技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科技奖励的 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文件,建立了一个包含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
但当前, 公众以及科学技术工作者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价范围设置还不太了解,导致申报奖项归类不 准或选择专家不对口现象发生。
为推动科技奖励工作的规范化与信息化,统一规范申报国家科学技术 奖励的学科、专业评价归类,促进评价专家库的建设和相关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标准。
为了提高科技 奖励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利用,科技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企事业等在拟定 有关科技奖励评价规定或开发有关科技奖励评价软件时,建议采用本标准,以促进科技奖励评价工作的 规范化与科学化。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对提高科学技术奖励评价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指导公众以及科学技术工作 者申报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加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管理和协调起到积极的作用。
GB/T33268-2016 科技奖励评价分类单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民用)内的科技奖励的各学科、专业评价组评价范围设置原则、 依据及对应学科。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科技管理机构进行科技奖励(民用部分)各学科、专业评价组评价范围的划分,亦 适用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宏观管理和部门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各级科技奖励智能化评价数据系统。
本标准所称国家科学技术奖,系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家自然科学奖NationalScienceReward 针对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而设立的 国家科学技术奖。
注:重大科学发现,包括:1)前人尚未发现或尚未闸明;2)具有重大科学价值;3)得到国内外多国自然科学界公认。
3.2 国家技术发明奖NationalTechnologyInventionReward 针对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而设立的国家科学技 术奖。
注:重大技术发明,包括:1)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3)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 社会效益。
3.3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Rewardof Natio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Progress 针对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 民、组织而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注1: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显著社会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