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5.240.40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94.2—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近场支付应用 第2部分:交易模型及流程规范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Proximity payment applications- Part 2:Transaction model and processing specification 2012-12-12发布 2012-12-12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JR/T0094.2—201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应用系统架构 1 4交易分类. .3 5非接触式交易的实现方式与要求 3 6交易模型.......... .........3 7交易流程. .5 8异常处理,,.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移动终端交易流程相关命令说明 13 工 JR/T0094.2—2012 前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近场支付应用》标准由以下4部分构成: 第1部分:数据元: 第2部分:交易模型及流程规范: 第3部分:报文结构及要素: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联股份有 限公司、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 有限公司、深圳市财付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联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金国盛认证中心、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姜云兵、杜宁、李兴锋、刘力慷、曲维民、史大鹏、 雷斌、李春欢、杨帅、唐邦富、李竹、延冰、刘宁锋、仇哲、庞杰、张永成、甄旭、王庆、张礼文、郝 静华、廖宗俐、邓苏军、陈籽宇、王永吉、赵如愿、张彦杰. II JR/T0094.2—2012 引言 随着移动支付新业务、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业务出现了 不断交融和细化的趋势,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频繁. 统一交易模型、交易流程及报文接口可以有效加强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商户之间的互联、互通及信息 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考虑到移动支付涉及面广、业务种类繁杂以及各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的业务系统现状,为便于标准 的推广,本部分仅对目前近场支付业务中相关交易的交易模型与流程进行了抽象和规范,对于仍存在不 确定性的创新业务的交易模型与流程,在标准后续的修订过程中逐步纳入. III JR/T0094.2—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近场支付应用 第2部分:交易模型及流程规范 1范围 本部分对移动近场支付相关交易的交易模型与处理流程进行了规定,包括交易在各交易实体之间的 交易模型与处理流程,以及移动终端上客户端与E之间的交互流程. 本部分适用于移动近场支付业务中E支付应用、移动终端客户端、受理终端、收单系统等交易实体 之间的交易流程设计、开发和维护.各参与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本部分中的要求实现部分或全部交 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R/T0025.4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4部分:借记/贷记应用规范 JR/T0025.5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5部分:借记/贷记应用卡片规范 JR/T0025.12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2部分:非接触式IC卡支付规范 JR/T0025.13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3部分:基于借记/贷记应用的小额支付规范 JR/T0055.1-2009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第1部分:交易处理 JR/T0096.2-2012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联网联合第2部分:交易与清算流程规范 JR/T0097-2012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技术规范 3应用系统架构 移动支付系统架构中各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
JR/T 0094.2-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近场支付应用第2部分:交易模型及流程规范.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