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1.060.01 QB 分类号:Y24 备案号:39394-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42-2012 代替QB/T1642-1992 陶瓷坏体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apparent porosity and bulk density of ceramic body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164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642-1992《陶瓷坏体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QB/T1642一 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修改了干燥试样质量(m)测定的两次称量误差; 修改了陶瓷素烧坏用真空法中的常规法和仲裁法; 修改了陶瓷类坏体显气孔率的试验误差; 、增加了同一试样相同试验方法的复验误差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潮州市新粤陶瓷制作有限公司、广东 东宝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冰、程国安、詹妙忠、刘荣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42-1992。
QB/T 1642-2012 陶瓷坯体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坏体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测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和器具、试样、测 试步骤、结果计算、试验误差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陶瓷生坏和素烧坏的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5000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称量试样的质量,用液体静力称重法测定其体积,计算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
5仪器设备和器具 5.1天平:感量为0.001g。
5.2电热干燥箱:控制精度土5“C。
5.3真空度不低于0.095MPa的真空装置1套。
5.4煮沸装置1套。
5.5能将试样悬挂于液体中,并可称其悬浮状态质量的线框、悬索1套。
5.6媒液:蒸馏水及煤油。
5.7浸液槽:能容纳样品、线框以及悬索的容器1只。
5.8液体比重天平或比重计:感量为0.001g。
5.9干燥器1只。
5.10棉巾、毛刷若干。
6试样 6.1测试所需样品3件。
6.2从3件样品中取大小基本相同的试片6块,每块试片质量为5g~20g,试片间的质量差不应超过 2 g。
注1:当不可能从样品上制取规定尺寸的试样时,双方可协商采用其他尺寸的试样,并在报告中注明。
注2:如果制取试样的密度明显不均匀,则制取试样的位置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在报告中注明。
6.3试样应是未上釉的生坏或素烧坏。
试样的断面不应凹凸不平。
试样外观应平整,无肉眼可见的裂 纹。
7测量步骤 7.1干燥试样质量(m)的测定
QB/T 1642-2012 称量前应把试样表面附着的灰尘及细碎颗粒刷净, 在电热干燥箱中于(110土5)C下烘烤2h至恒 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一称量其质量(m),精确至0.001g 然后将干燥冷却后的试样再烘烤30min 称量,两次称量之差不应超过0.002g,否则应重新干燥。
7.2饱和试样质量(m)的测定及试样的浸渍 陶瓷生坏应用油浸法,陶瓷素烧坏应用煮沸法或真空法测定饱和试样质量。
7.2.1油浸法 将生坏试样放入有线框的容器内,注入煤油,使试样完全浸于煤油中,并不与容器的任何部位接触。
煤油液面应超过试样上表面(20土5)mm。
静置24h,取出后用饱含煤油的棉巾轻 轻拭去试样表面多余 的煤油!
立即称量,得到饱和试样质量m,精确至0.001lg。
7.2.2 煮沸法 将素烧坏试样放入有线框的容器内,注入蒸馏水,使试样完全浸于蒸馏水中,煮沸3h。
煮沸过程中, 蒸馏水液面应保持超过试样上表面(20土5)mim。
之后将试样及媒液冷却至室温用饱含蒸馏水的棉 巾轻轻拭去试样表面多余的水,立即称量,得到饱和试样质量m, 精确至0001 7.2.3真空法 真空法包括常规法和仲裁法两种方法。
注:对于陶瓷素烧坏,实验室通常使用煮沸法及真空法中的常规法进行测定, 只有当试验结果出现争议时,才以仲 裁法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