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576-2024 肝硬化中医诊疗指南.pdf

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22
文档大小:2.97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11. 020 CCS C05 团 体 标 准 T/CACM 1576-2024 代替ZYYXH/T88-2008 肝硬化中医诊疗指南 Guidelin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 cirrhosi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01-23发布 2024-02-24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T/CACM 1576-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诊断依据.. 4.1西医诊断 4.2中医诊断. 5临床治疗与推荐建议 5.1西医治疗原则, 5.2中医治疗原则. 5.3代偿期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5.4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的中医治疗 6疗效评价, 6.1疗效评价指标. 6.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6.3非创伤性指标的疗效评估, 6.4Child-Pugh 评分 12 6.5组织学疗效评估, 6.6生活质量评分.. 附录A(资料性)指南中的证据分级, 参考文献.. 15
T/CACM 1576-2024 前言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ZYYXH/T88一2008《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肝硬化》,与ZYYXH/T88一2008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肝硬化的西医诊断依据(见4.1,2008年版的诊断依据); b)更改了不同证型的证候表现,分为主症和次症并进行量化(见4.2.2,2008年版的辨证论治); c)更改了辨证分型(见4.2.2,2008年版的辨证论治); d)增加了范围部分(见1); e)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见2); f) 增加了中医诊断部分(见4.2); g) )增加了治疗原则(见5.1和5.2); h) 1增加了证据概要(见5.3和5.4); i) 1增加了名家经验方(见5.4); j)增加了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见5.4); k)增加了疗效评价(见6.1、6.2、6.3、6.4、6.5和6.6); 1)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部分); m)删除了附录A(见2008年版的附录A); n)删除了附录B(见2008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河南中医 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院、 杭州西溪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 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湖北省中 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 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 属友谊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宪波、高方媛、刘尧、李秀惠、赵文霞、朱英。

本文件参与起草人(按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池晓玲、陈薇、党中勤、冯颖、过建春、郭朋、宫、 高月求、启晓宇、侯艺鑫、江宇泳、刘平、刘成海、李芹、李晓东、毛德文、南月敏、孙克伟、孙学华、 王晓静、万钢、徐小元、徐春军、薛冬英、尤红、杨志云。

11
T/CACM1576-2024 引言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内科专家指导组的指 导、监督下实施。

制订过程与任何单位、个人无经济利益关系。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 阶段,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代偿期肝硬化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的年发生率约为5%~7%;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中位生存时间由代偿期的12年以上降至大约2年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通过病因控制及相关治疗,肝功能逐步恢复稳定,在较长时间内(至少1年) 不再出现肝硬化失代偿事件,称之为再代偿(re-pensation)。

目前我国成人肝硬化患病率约为0.51% (700万人),而美国和欧洲成人肝硬化患病率分别为0.27%(63.3万)和0.10%(50万)。

全球每年 约有116万人死于肝硬化,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1%,在疾病中排第11位。

引起肝硬化的原 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美国肝病学会(AASLD)、世界胃 肠病学组织(WGO)、欧洲肝病学会(EASL)、国际腹水俱乐部(ICA)、中华医学会等先后制定了多部指 南和共...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望千山
我的头像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