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7.080 QB 分类号:A17 备案号:57064-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25-2017 代替QB/T2825-2006 柔性版水性油墨 Waterbasedflexoink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282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825一2006《柔性版水性油墨》。
本标准与QB/T2825一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标准适用范围(见1,2006版的1); 修改了黏度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3,2006版的表1及4.2); -增加了细度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4); -修改了pH指标(见表1,2006版的表1); -增加了光泽偏差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6); 一增加了初干性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7); -删除了表干性指标及试验方法(见2006版的表1及4.4); -删除了流动性指标及试验方法(见2006年版的表1及4.6); -增加了附着牢度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9); 增加了抗粘连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10); 增加了溶剂残留总量、苯及苯系物残留量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11); -增加了VOC含量(见表1及4.12); -增加了有害元素总量限量及试验方法(见3.3及4.14); -删除了单件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误差指标及试验方法(见2006版的3.2): 一修改了检验规则(见5,2006年版的5); 一修改了贮存要求(见6.4,2006年版的7.4、7.5)。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 司、盛威科(上海)油墨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有限公司、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九生、王大田、吴敏、章浩峰、冯文照、石晶、辛秀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825-2006。
QB/T 2825-2017 柔性版水性油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水性油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柔性版方式印刷的柔性版水性油墨,涵盖两类油墨:适用于承印物为牛皮纸、瓦楞 纸、卡纸、铜版纸等多种纸张的油墨;适用于承印物为经过表面处理的多种塑料薄膜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 13217.1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3217.2 液体油墨光泽检验方法 GB/T 13217.3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13217.4-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5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 GB/T 13217.6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 13217.7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8 3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 QB/T 2929 )溶剂型油墨溶剂残留量限量及其测定方法 QB 2930.1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QB2930.2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 3要求 3.1技术指标 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纸张类柔印水性油墨 薄膜类柔印水性油墨 1 颜色/级 w 4 4 2 黏度1/s 16~85 16~85 3 黏度2/s 8~60 8~60 4 细度/μm 从 25 25 5 pH 7.0~10.0 7.0~10.0 6 光泽偏差(60°)/% ±10 ±10 7 初干性/(mm/30s) 5~50 5~50 8 着色力/% 95~105 95 ~105 9 附着牢度/% w 85
QB/T 2825-2017 表1 (续) 指标 项目 纸张类柔印水性油墨 薄膜类柔印水性油墨 10 抗粘连/% W 90 11 溶剂残留总量/(mg/m²) > 5 12 苯及苯系物残留量/(mg/m²)≤ - 0.5 13 VOC含量/% 10 10 注:检测黏度时,黏度1采用涂4号杯,黏度2采用日制察恩4号杯,两种仪器检测只需采取一种方法检测即可。
3.2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应符合表2规定。
表2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元素名称 铅(P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