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200-2013
目 決次
前言
1范围
2基础术语
3大气要素术语
4水环境要素术语
5土壤要素术语
6生物要素术语
7灾害要素术语
参考文献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QX/T20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秘晓东、王静、陶健红、史志娟、张旭东、万信。
QX/T 200-2013
生态气象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生态气象常用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生态气象相关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也可参照。
2基础术语
2. 1
生态气象学eco-meteorology
研究天气与气候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科学。
2. 2
生态气象要素eco-meteorologicalelements
用来反映和指示生态系统状况的大气、生物、土壤和水等的特征量。
2.3
生态气象观测eco-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
运用生态学和气象学的观测方法,对生态气象要素进行观测,获取相关数据。
2. 4
生态气象服务eco-meteorologicalservice
通过对生态气象观测数据的加工处理和研究分析,了解不同气象条件下生态系统变化的特点和规
律,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管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服务。
2.5
生态气象评估eco-meteorologicalassessment
利用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依据生态气象指标和模型等,评价天气气候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影响。
3大气要素术语
3.1
气温日较差dailyrange of temperature
一昼夜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
3.2
适宜温度favorable temperature
适宜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
3.3
积温accumulated temperature
一定时期内逐日平均温度的总和。
3. 4
活动温度active temperature
QX/T 200-2013
高于植物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
3.5
活动积温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一定时期内逐日活动温度之和。
3.6
有效温度effective temperature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3.7
有效积温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一定时期内逐日有效温度之和。
3.8
干燥度aridity index
干燥指数
一段时间内植被需水量超过降水量的程度,通常用潜在蒸散量与降水量之比来表示。
3.9
湿润指数wetness index
一段时间内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之比。
3. 10
雪线snow line
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
3.11
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
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之和。
3. 12
总辐射globalradiation
水平面从上方2π立体角范围内接收到的直接日射和散射日射。
[GB/T 12936-2007,定义3.25]
3. 13
直接辐射directradiation
测量垂直太阳表面(视角约0.5°)的辐射和太阳周围很窄的环形天空的散射辐射。
3. 14
反射辐射reflectedradiation
太阳辐射被表面折回的、面不改变其单色组成的辐射。
[GB/T 12936-2007,定义3.30]
3.15
净全辐射net totalradiation
水平面上、下两表面所接收到的半球向全辐射数量之差。
[GB/T 12936-2007,定义3.32]
3.16
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谱区辐射。
3. 17
反射率reflectance
2
QX/T 200-2013
物体反射的辐射与投射于其上的辐射之比。
3.18
日照时数sunshine duration
实照时数
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水平地面的时间数,单位为小时。
[GB/T 20481-2006,定义2.5]
3. 19
无霜期frost-free days
一年内终、初霜之间的持续日数。
3.20
气候生产潜力climaticpotentialproductivity
在其他条件处于最适状况时,当地气候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生物学产量。
4水环境要素术语
4. 1
水色color ofwater
水体的颜色。
4.2
浊度turbidity
由于水体中存在微细分散的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