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25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X/T255一2015《供暖气象等级》,与QX/T255一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增加了部分专业术语和定义(见3.2、3.3); 一修改了等级划分方法和服务指南内容(见第4章,2015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节能温度计算方法(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节能温度阈值计算方法(见第6章,2015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供暖气象等级的确定方法(见第7章,2015年版的第6章); —删除了附录A(见2015年版的附录A).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尤焕苓、高锋、张迪、袁闪闪、闵晶晶. 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X/T255-2020 供暖气象等级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供暖气象等级及其划分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北方地区集中供暖气象服务和相关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50736一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能温度energy efficiency temperature 综合考虑气温、太阳辐射、风速等环境因子得出的温度指标. 注:单位为摄氏度(℃). 3.2 供暖负荷率heating load rate 供热系统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的比值(即实际室内外温差与设计温差的比值). 注:以百分率表示(%). 3.3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outdoor calculated temperature for heating 用于计算供暖设计负荷时所采用的室外温度,为历年年平均不保证5天时的日平均温度. 注1:单位为摄氏度(℃), 注2:历年使用的是197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30年数据. [来源:GB507362012 4.1.2 有修改] 4等级划分 根据节能温度所处的阀值范围,将北方集中供暖不同区域供暖气象等级由低到高分为1级、2级、3 级、4级,详见表1. 1 QX/T255-2020 表1供暖气象等级划分及供暖负荷指南 节能温度(T) 供暖负荷率(r) 供暖气象等级 含义 服务指南 ℃ % 1级 T≥T0 低 少量供暖 r≤50 2级 T3T<To 中等 适度供暖 50<r≤75 3级 T1≤T<T5 高 充分供暖 75<r≤100 4级 T100 T5为供暖负荷率为50%时对应的节能温度值,T为供暖负荷率为75%时对应的节能温度值,T0为供暖负荷 率为100%时的节能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不同等级节能温度阔值应按照第6章进行计算. 注:供暖气象等级划分示例见附录A. 5节能温度的计算 节能温度应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T=TTRTv (1) 式中: T—一日平均气温值,单位为摄氏度(℃); T—一太阳辐射对气温的修正值,单位为摄氏度(℃),修正参考值:晴天、少云、轻度霾为1℃~ 2℃,多云、阴天、中度霾、重度霾为0℃,雨雪天气为一1℃~一2℃; 注:霾的等级参见QX/T113一2010. Tv一风速对气温的修正值,单位为摄氏度(℃),每1m/s风速对温度影响为一0.2℃. 6节能温度阈值计算 根据供暖气象等级对应的供暖负荷率,计算得出不同等级节能温度阈值: Tso=Tin-(Tin-T)X50% (2) Ts=T-(T-T)X75% (3) Ttoo=Tin-(Tin-Tw)X100% (4) 式中: Tn—室内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按照18℃计算. Tw一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不同地区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见GB50736一2012 的附录A. 2 QX/T255-2020 附录A (资料性) 供暖气象等级划分示例 不同地区供暖气象等级的确定,以北京地区为例,假设某日预报气象参数为:平均气温为℃,晴, 西北风4级~5级,其供暖气象等级确定过程如下. A.1按照第5章计算供暖日的节能温度 根据公式(1),太阳辐射修正量为2℃;风力/级与风速对应关系见GB/T28591一2012中的表1,按 照取最大值原则,本示例取10.7m/s 风速修正量为一2.14℃.因此,上述某日的节能温度为一0.14℃. A.2按照第...
推荐内容/By 图集吧
- QX/T 148-2011 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测试与评估规范.pdf
- QX/T 146-2011 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pdf
- QX/T 136-2011 太阳质子事件强度分级.pdf
- QX/T 119-2010 气象数据归档格式 地面.pdf
- QX/T 114-2010 能见度等级和预报.pdf
- QX/T 113-2010 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pdf
- QX/T 101-2009 水稻、玉米冷害等级.pdf
- QX/T 38-2005 气象档案(文献)缩微技术.pdf
- QX/T 32-2005 温度梯度自动测量仪.pdf
- QX/T 46-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2部分:云的观测.pdf
- QX/T 47-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pdf
- QX/T 48-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