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13-2018 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 Grades of air pollution diffus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2018-04-28发布 2018-08-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13-2018 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划分及确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及相关行业开展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的监测、评价、预报及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靠近地球表面受地面动力、热力和物质交换影响的大气底层. [GB/T342992017 定义2.2] 2.2 混合层高度mixed-layer height 由于地面加热触发对流热泡,导致大气边界层不稳定,使其具有垂直方向强烈混合所形成的热力混 合厚度,或者以机械湍流交换为主的稳定或中性大气边界层的厚度. 注:改写GB/T34299一2017,定义2.3、2.4. 2.3 位温potential temperature 空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气压时应有的温度. 注:标准气压常取1000hPa. 2.4 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air pollution diffus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稀释、聚积和清除等有影响的气象条件. 2.5 静稳天气指数stable weather index 综合表征大气动力、热力条件对污染物聚积影响程度的物理量. 2.6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air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index 综合考虑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浓度来表征影响空气污染程度的气象指数. 3等级划分及确定方法 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依据空气污染气象指数()确定,分为六个等级,各等级划分和描述见 表1.空气污染气象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A. 1 QX/T413-2018 表1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划分 等级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 描述 1级 0≤I<100 非常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2级 100≤1<150 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3级 150≤1<185 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4级 185≤1<200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5级 200≤1<250 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6级 I≥250 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 QX/T413-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的算法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的计算公式见式(A.1): I1=a1Xa2XS1(1一a2)XO (A.1) 式中: I1—t1时刻的空气污染气象指数; a1 a2—常数; S1—t1时刻的静稳天气指数; O ——t时刻的观测大气污染物浓度; t t十1—t时刻和t1时刻,采用逐日数据计算. a1的计算利用最新的完整的一年数据,通过静稳天气指数和观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按照 式(A.2)进行线性回归得到. O a XS b (A.2) 式中: S1—l时刻的空气污染气象指数; b1——常数. a2的计算利用最新的完整的一年数据,通过静稳天气指数和观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按照 式(A.3)进行线性回归得到. O1一O =a2X(a1XS1b1O )b2 (A.3) 式中: 01—t十1时刻的观测大气污染物浓度; b2常数. 静稳天气指数计算采用一年的观测数据,计算公式见式(A.4): S=K1K2K10 (A.4) 式中: K1 K2 K1一分别为10个气象因子对应的分指数.基于污染天气发生频率高低评估气象 因子对静稳天气影响的强弱,同时得到对应的分指数.分指数具体计算见 式(A.5). Ki= ain (A.5) ai/ab 式中: K —气象因子i在第n个区间内对应的分指数; a b一分别为统计年份内气象因子i分布在区间n的条件下污染天气和非污染天气的样 本数; a b——分别为统计年份内污染天气和非污染天气的总样本数.由于各地大气污染程度不同, 此处所指污染天气和非污染天气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需根据各地情况确定,需满足统 计年份内污染天气出现频率大于或等于15%,保证有足够的统计样本. 气象因子选取方法:按照各因子分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剔除其中相关系 数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自相关因子,最终选取前10个要素作为静稳天气指数计算因子.可选气象要素包 3 QX/T413-2018 括地面要素和高空要素,地面要素有24小时变温(℃),24小时变压(hPa) 2米相对湿度(%),海平面气 压(hPa)、10米水平风速(ms-1)...
推荐内容/By 图集吧
- HJ 1099-2020 环境空气臭氧监测一级校准技术规范.pdf
- HJ 356-2019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pdf
- HJ 353-2019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pdf
- HJ 1292-2023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pdf
- HJ/T 55-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pdf
- HJ/T 45-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 重量法.pdf
- HJ/T 44-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pdf
- HJ/T 37-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晴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 HJ/T 33-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 QX/T 50-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pdf
- QX/T 77-2007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pdf
- QX/T 729-202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控天气风险预警等级.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