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477-2019 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观测识别.pdf

沙尘暴,空气污染,气象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161.5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气象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77-2019 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观测识别 Sand and dust storm blowing sand and suspended dust ident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2019-01-18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77-2019 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观测识别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观测识别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观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沙尘暴sand and dust storm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注:改写GB/T20479一2006,定义3.3. 2.2 扬沙blowing sand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km~10km的天气现象. 注:改写GB/T20479一2006,定义3.2. 2.3 浮尘suspended dust 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 [GB/T204792006 定义3.1] 2.4 水平能见度horizontal visibility 水平观测时,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辨认出目标物轮廓的最大水平 距离. [GB/T365422018,定义2.2] 2.5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注:以百分率(%)表示. [GB/T35226一2017,定义3.5] 2.6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 PM1o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um的气溶胶粒子. [GB/T311592014 定义3.6] 1 QX/T477-2019 2.7 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PM2.5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气溶胶粒子. [GB/T31159-2014 定义3.7] 3识别方法 排除降水、吹雪、雪暴、烟幕等影响视程的天气现象后,相对湿度300μg/m3且细颗粒物小时浓度与可吸入颗粒物小时浓度的比值<0.5时,按以下方法进行识别: a)在观测时,水平能见度<1.0km且2min平均风速≥5.0m/s 识别为沙尘暴; b)在观测时,1.0km≤水平能见度<10.0km且2min平均风速≥5.0m/s 识别为扬沙; c)在观测时,水平能见度<10.0km且2min平均风速<5.0m/s 识别为浮尘. 2 QX/T477-2019 参考文献 [1]GB/T20479一2006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 [2]GB/T20480一2017沙尘天气等级 [3]GB/T31159一2014大气气溶胶观测术语 [4]GB/T35224一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 [5]GB/T35226一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 [6]GB/T36542一2018霾的观测识别 [7]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Aerodrome Reports and Forecasts:A User's Hand- book to the Codes:WMO No.782[M 2014 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