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528.7(203) :528.9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 GB7931-87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aerophotogrammetric field work 1:500 1:1 000 1:2 000 topographie maps 本规范是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1:1000、1:2000地形图外业作业的依据.按本规范测 制的地形图,可供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等使用. 1总则 1.1地形图的规格 1.1.1坐标、高程系统和投影 1.1.1.1坐标系统暂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亦可采用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 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时,尽量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联测. 1.1.1.2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当对控制网有特殊要求时,可 以采用任意经度作为中央子午线的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亦可采用当地平均高程面. 1.1.2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1.1.2.1地形图分幅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X50cm. 1.1.2.2图幅的编号方法:图号一律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加短线连接. 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 1.1.3地形类别划分 平地: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以下的地区; 丘陵地: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6°之间的地区; 山地: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6°~25°之间的地区; 高山地: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5以上的地区. 1.1.4基本等高距 等高距根据地形类别和用图的需要,按表1规定选用. 表1 m 地形类别 基本等高距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比例尺 1:500 0.5 1.0(0.5) 1.0 1.0 1:1000 0.5(1.0) 1.0 1.0 2.0 1:2000 1.0(0.5) 1.0 2.0(2.5) 2.0(2.5) 注:括号内的等高距依用图需要选用(以下同). 一幅图内只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应加绘半距等高线. 国家标准局1987-06-10发布 1988-01-01实施 GB7931-87 平坦地区,根据用图需要,也可以不绘等高线,只用高程点注记表示. 1.1.5高程注记点的密度 高程注记点一般选在明显地物点或地形点上,依据地形类别及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多少,其密度为图 上每100cm2内5~20个. 1.1.6地形图符号及注记 执行GB7929一8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1.2地形图的精度 1.2.1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 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平面控制点或平高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表2规定. 表2 mm 中误差 地形类别 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项目 地物点 0.6 0.8 1.2.2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对最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 表3 m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地形类别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0.4 0.2 0.4 注记点中误差 0.2 0.5 0.7 0.5 0.7 1.5 0.5 1.2 1.5 (0.2) (0.4) (0.2) 0.5 0.25 0.5 等高线中误差 0.25 0.7 1.0 0.7 1.0 2.0 0.7 1.5 2.0 (0.25) (0.5) (0.25) 1:500地形图高山地的地面坡度在40°以上,1:1000地形图高山地、1:2000地形图山地、高山地在图 上不能直接找到位置的地方,衡量等高线高程精度可采用公式(1)计算: abtga (1) 式中:a—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m; b—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 —检查点附近的地面坡度,(). 1.2.3困难地区的精度要求 困难地区(如林区、阴影覆盖隐蔽区等)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按表2和表3放宽1/2. 1.2.4最大误差的规定 中误差的两倍值为最大误差. 1.2.5在满足本规范成图精度的前提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采用本规范未列入的作业方法. 1.3基础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1.3.1可作首级像片控制测量起闭点的控制点,称为基础控制点.平面基础控制点包括国家等级三角 点、精密导线点、5秒级的小三角点和导线点;高程基础控制点包括国家等级水准点和等外水准点. 1 3.2测区内平面基础控制点密度应满足每四幅图面积至少有-个点;高程基础控制密度应满足2~4 km至少有一个点. 1.4对航摄资料的要求 执行GB6962-86《1:500、1:1000、1:2000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