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160.40 J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7552-2011/ISO9015-2:2003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 Destructive tests on welds in metallic materials- Microhardness testing of welded joints (ISO 9015-2:2003 Destructive tests on welds in metallic materials- Hardness testing--Part 2:Microhardness testing of welded joints IDT) 2011-11-21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7552-2011/ISO9015-2:200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9015-2:2003《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硬度试验第 2部分: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英文第一版). 本标准在文本结构和技术内容方面与ISO9015-2:2003一致,但根据我国编写标准的有关规定做 了如下编辑性修改:重新编写了前言,代替ISO9015-2:2003的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耐博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春亮、杨力、陆慧、王滨、章利球、栾敬岳. I GB/T27552-2011/ISO9015-2:2003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硬度梯度大的金属材料焊接接头横截面显微硬度试验.依据I06507-1进行维氏 硬度试验,通常使用的试验力范围为0.98N到小于49.03N(HV0.1到小于HV5). 注:硬度试验应确保测出焊缝金属和两侧母材(两侧母材为不同金属材料)的最高硬度和最低硬度. 本标准规定的焊缝硬度试验使用的试验力不包括ISO9015-1规定的大于等于49.03N的试验力. 本标准不适用于窄焊缝试样的硬度试验,例如激光焊和电子束焊焊缝.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焊接接头横截面显微硬度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6507-1:2005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一Vickers hardness test-Part 1Test method) 3原理 显微硬度试验应按ISO6507-1要求进行. 显微硬度可以标线测定(R)或单点测定(E). 当焊缝的类型与示例类型不同时,测量工艺应适合焊接接头.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为(23士5)℃. 4符号及说明 符合及其说明见表1,在图1~图3中说明. 表1符号及说明 符号 说明 单位 E 单点测定 一 H 标线测定时测点中心距表面或熔合线的距离 mm HAZ 热影响区 一 HV 维氏硬度 L 在热影响区两个相邻检测点中心的距离 mm R 标线测定 一 t 试样厚度 mm *维氏硬度符号表示按照ISO6507-1规定. 1 GB/T27552-2011/S09015-2:2003 5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制备应按ISO6507-1要求进行. 试件横截面应通过机加工制备,通常垂直于焊缝轴线. 试样表面的制备过程应正确进行以保证硬度测量不受冶金因索的影响. 被检测表面制备完成后最好进行适当的侵蚀,以便准确确定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硬度测量位置. 6试验工艺 6.1标线测定(R) 图1~图3给出了标线测定检测点位置示意图,图中给出了标线测定检测点距表面的距离,通过用 图中标示的检测点来评定焊接接头.如果需要,例如参照的应用标准要求,可以增加标线测定的数量 和/或在其他位置检验.但检验位置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对于铝、铜及其合金对接焊缝不一定总是需要对根部位置进行标线测定(见图1),可以省去. 检测点的位置和数量选择应是足以确定出由于焊接引起的硬化或软化的区域.在热影响区相邻检 测点的推荐距离L参照表2和ISO6507-1. 注:更大尺寸时依据表2或ISO6507-1执行, 在检测母材时应有足够的检测点以保证检测的准确.在检测焊缝金属时,检测点间距离的选择应 确保对其做出准确评定.在检测热影响区时,由于焊接引起硬化的区域应增加两个检测点,检测点中心 与熔合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0.5mm(见图2). 对于其他形状的接头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