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 150 B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60-2010 圆斑星鲽 Spotted halibut 2010-06-30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4860-201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岩、于函、肖永双、张瑜、张辉.
GB/T 24860--2010 圆斑星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斑星鳞(Veraspertariegatus)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以及 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圆斑星的种质检测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勤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款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6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3名称与分类 3.1学名 圆斑星缓[Verasper variegatus(Temminck &.Schlegel,1846)] 3.2分类 圆斑基鳞属硬骨鱼纲(Ostcicthys),鳞形目(Pleuronectitormes),蝶科(Pleuronectidae),星線属(Verasper). 4形态构造特征 4.1外形 体长卵圆形,体较高,背腹缘凸度相似,两眼位于头右侧,上眼邻头背缘,前缘与下眼位相似或较后. 眼间隔窄,中央微凸,前鼻孔短管状,后缘有皮质突起:右鼻孔位眼间隔前方吻侧,后鼻孔前缘亦略呈膜 状突起;左鼻孔位较高,约与上眼前缘中央相对称.口前位,斜形,左右近似对称,下颌达下眼中央下 方,长约等1/3头长,两颌牙钝圆锥状.前鲲盖边缘略呈游离,鳃孔大,缺部甚窄,孔上端略不达侧 线.鲲靶短,宽扁,有小刺;弓上肢想靶呈块状短刺群.鳃峡后段位下眼与前鳃盖骨后缘正中间.肛 门位腹中线,略偏体左侧,生殖孔位肛门后缘. 有眼侧体色为灰绿色、暗褐色,常杂以大小不等的淡色区,鳞片边缘色暗,无眼侧为白色.头体右侧 被栉鳞,后缘栉刺粗短,很粗糙,吻部、两颌与偶鳍无鳞,奇鳍有鳞,左侧头体大部有园鳞,少数为弱栉 鳞,具数个栉刺,左右侧线在胸鳍上方呈浅弧状,弧长为高3.7倍~4倍,上枝约达第6~7背鳍条 基,有眼下枝.背鳍、臂鳍、尾鳍均有黑色圆斑分布,有迷彩式白色斑点,星鳞外形见图1. 图1圆斑星蝶外形图
GB/T 24860-2010 4.2可数性状 4.2.1鳍式:背鳍鳍式D.78-89,臀鳍鳍式A.59-65,胸鳍鳍式P.10-12,腹绪鳍式V.i-4,尾鳞鳍式 C.18-21. 4.2.2侧线鳞鳞式:84-98. 4.2.3背鳍有6个~8个大形黑色卵圆斑,臀鳍有5个~6个,尾鳍有大形黑色圆斑2个~3个,小黑 色圆斑若干个. 4.2.4上颌牙2行,下颌牙前端2行,两侧1行. 4.2.5细膜骨条7. 4.3可量性状 圆斑星蝶的可量性状比值见表1. 表1圆斑星蝶可量性状比值 体长/体高 2~2.3 头长/眼径 7.7~5.9 体长/体宽 2.5~4 头长/眼间隔 10~13 体长/头长 3. 5~4 头长/尾柄长 3.8~5.4 头长/吻长 4 9~5.9 尾柄高/尾桥长 1.6~2.3 4.4内部结构特征 4.4.1:0-26-8. 4.4.2:成鱼无. 4.4.3脊椎骨:1427~28. 5生长与繁殖 5.1生长 养殖过程中圆斑星体长、体重实测值见表2. 表2 圆斑星鳞体长、体重实测值 序号 全长/cm 体长/cm 体重/g 序号 全长/cm 体长/cm 体重/g 1 10.5 8.7 12 0 17 32.0 26.2 366.3 2 21.3 17.6 134 18 33.4 29.4 435.3 3 23.2 19.3 186 19 33.5 28.1 559.1 4 24.6 20.3 218 20 33.5 29.1 594 9 5 24.7 20.4 170 21 34.1 28.4 439 5 6 26.2 21.2 218 22 34 2 29.9 577 7 26.2 21.1 216 23 34.3 29.2 463.4 8 26.5 21.5 208 24 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