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9.040 CCSA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798.2-2021/IEC60721-3-2:2018 代替GB/T4798.2-2008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 严酷程度分级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Classification of groups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ir severities-Part 2:Transportation and handling (IEC 60721-3-2:2018.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art 3-2:Classification of groups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ir severities-Transportation and handling IDT)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798.2-2021/1EC 60721-3-2: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5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酯程度分级 5.1概述 5.2气候环境条件(K) 5.3生物环境条件(B) 5.4化学活性物质(C) 5.5机械活性物质(S) 5.6机械环境条件(M) 附录A(资料性)化学活性物质 参考文献 图1振动条件归纳 图2机械条件归纳 表1气候环境条件等级 表2生物环境条件等级 表3化学活性物质等级 表4机械活性物质等级 表5机械环境条件等级
GB/T 4798.2-2021/1EC 60721-3-2:2018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是GB/T4798(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的第2部分.
GB/T4798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GB/T4798.1一2019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1部分:贮存; 和装卸: -GB/T4798.3-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一GB/T4798.5-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GB/T4798.6一2012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船用; GB/T4798.7-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7部分:携带和非固定使用: GB/T4798.9-2012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醋程度分级产品内部的微 气候; GB/T4798.10-200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导言.
本文件代替GB/T4798.2-2008(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与GB/T4798.2- 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集),,( b)第3章“术语和定义”,修改了术语“有气候防护”和“无气候防护"(见3.1、3.2.2008年版的3.1、 3.2); c)补充了对"短期的极端环境条件影响"和"长期承受非极端环境应力影响"的说明(见第4章); 5.6.2008年版的附录A); (),( 击"(见表1): f)不同分级环境条件的描述由原附录A调整到文件正文(见第5章); g)删除了“典型冲击响应谱“图(见2008年版的图1).增加了“振动条件归纳”图和“机械条件归 纳“图(见图1、图2): h)附录A改为化学活性物质”: i)删除了文件附录B和附录C(见2008年版的附录B和附录C).
本文件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1EC60721-3-2:2018(环境条件分类第3-2部分:环境参数组分类及 其严酷程度分级运输和装卸》.
与本文件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4796-2017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及其严醋程度(1EC60721-1:2002,IDT).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文件的名称改为(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2部分:运输和装 卸).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II
GB/T 4798.2-2021/1EC60721-3-2:2018 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中 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 路科学研究所、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航电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海大学营州校区、明阳 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光麟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子第五研究所、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欧知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鑫、杨咏、康巍、王国福、张艳军、张禄、马萍、冯朋涛、张臻、詹耀、全宁可、 于湛、车汉生、付俊华、张蓬鹤、沈晓媛、王春辉、吕天刚、柯赐龙、王磊、顾胜建、李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4年首次发布为GB/T4798.2-1984,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