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100.10 YD CCS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947--2023 代替YD/T1947-2009 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 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physicallayerforextendedreachEthernet basedon2D-PAM3and4D-PAM5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1947-2023 目 決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缩略语. 4物理层总体要求. 2 4.1在OSI参考模型中的位置. 2 4.2总体要求.. 3 4.3服务原语与服务接口.. .6 5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Coding Sublayer,PCS) .9 5.1基于2D-PAM3编码物理层接口的物理编码子层. .9 5.2基于4D-PAM5编码物理层接口的物理编码子层. 23 6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hysicalMediumAttachmentSublayer,PMA) 23 6.1基于2D-PAM3编码的物理介质连接子层 23 6.2基于4D-PAM5编码的物理介质连接子层. 30 7管理功能与链路协商功能. 30 7.1链路发现信令(Link Discovery Signaling,LDS) 30 7.2仲裁功能(ArbitrationFunction) 37 7.3管理功能 38 7.4软件协商机制. 38 8PMA电气特性. 39 8.1电气隔离与电磁兼容性要求. 39 8.2测试模式.. 39 8.3测试设备. 41 8.4发送器电气特性 41 8.5接收器电气特性. 43 8.6POC供电端的工作速率和带载规格 45 9链路特性 45 9.1布线系统特性 45 9.2链路传输参数. 46 9.3链路延迟 . 46 9.4噪声环境.. 46 10介质相关接口(MDI)规范 47
YD/T1947-2023 10.1MDI连接器 47 10.2MDI自动线对交换 47 10.3MDI电气规范 47 10.4同轴连接器. 48 10.5同轴线缆电气规格 48 10.6同轴无源转换器电气设计参数 48 11环境要求. 49 11.1通用安全. 49 11.2网络安全, 49 11.3环境. 49 附录A(规范性)LDS管理寄存器定义 50 附录B(规范性)发送器失真测试峰谱畸变指标测试中算法代码. 62 II
YD/T194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内容起草.
本文件代替YD/T1947-2009《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 技术要求》,与YD/T1947一2009相比,除了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兼容IEEE802.3bw标准的模式选择(见7.1.3); b)增加了分时发送线序信息的功能(见7.1.3); c)增加了LDS关闭时的角色分配(见7.1.4); d)修改了LDS优先解析表(见7.2.2,原2009版7.2.2); e)增加了软件协商机制(见7.4); f)增加了POC供电端的工作速率和带载规格(见8.6): g)增加了同轴连接器(见10.4); h)增加了同轴线缆电气规格(见10.5); i)增加了同轴无源转换器电气设计参数(见10.6); j)修改了控制寄存器比特定义(见附录A.2.1,原2009版附录A.2.1); k)增加了LDS能力通告寄存器比特定义的IEEE能力(见附录A.5.1).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苏州裕太车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卜哲、王明辉、于洋、魏初舜、邓志吉、张兴明、刘明、朱奇峰、刘亚欢、姚 赛杰、曾耀庆、崔涛、鲁冬雪、卢泓宇.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I
YD/T1947-2023 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 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技术要求, 包括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环境要求等.
本文件仅适用于在1对或2对三类/五类双绞线上,采用2D-PAM3编码方法,以及在4对五类双绞 线上,采用4D-PAM5编码方法,以10M/100Mbit/s速率传输数据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接口的设计、开 发、测试以及相关设备的互联互通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C 60060高压测试技术(High-voltage test techniques) IEC60603-7-4-2005电子设备连接器.第7-4部分:数据传输频率250MHz及以下的无屏蔽、活动和 固定式8路连接器的详细规范(Connc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Part7-4:Detailspecification for8-way, unshielded free and fixed connectors for data transmissions with frequencies up to 250MHz) IEC 60950-1-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要求(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Safety-Partl:General requirements) IEC/CISPR22-2006信息技术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Third Edition) ISO/IEC11801-2002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 EN61000-4-6-2001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引起的抗来自电源 的干扰(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 (EMC)-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 EN61000-4-3-2002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3节:辐射,辐射频率和 电磁场抗扰试验(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 (EMC)-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adiated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 ANSIT1.417-2003环路传输系统的频谱管理(Spectrum Management for LoopTransmission Systems)